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制造业企业正实现向创新型的转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金融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日益膨胀的金融投机趋势深刻影响企业的实业基础与研发创新能力。过度金融化会弱化企业发展基础,从而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为寻求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政府对于制造强国的战略实施作出积极响应,以政府补贴的方式支持制造业研发创新。然而,政府补贴将对金融化与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何种影响,以及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在金融深化理论框架下通过实证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研发创新;其次,根据Gonzalez模型拓展构建研发投入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将研发活动分为研发决策和投入多少两阶段。选取Heckman两步法从实证角度验证政府补贴对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消除由于样本自选择偏误。更进一步地,为探究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化、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技术类型、区位因素和融资约束四个维度进一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最后,从行业总体来看,金融化会对制造业研发创新产生抑制效应,并且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不同异质性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与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企业金融化、政府补贴与研发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为合理利用金融市场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来促进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拓展了政府补贴调节金融化与研发创新的作用机理的微观理论研究,对引导政府激励制造业自主创新具有实际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