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福岛核泄露事故后,核燃料包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受到科研人员广泛关注。Zr合金具有中子吸收截面低、导热性好等优点,是最常用的包壳材料,但Zr合金质地较软,常规工况下耐磨性需进一步提高;事故工况下Zr合金会与水蒸气反应,引发爆炸,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提高Zr合金在常规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在Zr合金表面制备防护涂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论文通过对Zr合金表面复合涂层设计制备、防护性能和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岛核泄露事故后,核燃料包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受到科研人员广泛关注。Zr合金具有中子吸收截面低、导热性好等优点,是最常用的包壳材料,但Zr合金质地较软,常规工况下耐磨性需进一步提高;事故工况下Zr合金会与水蒸气反应,引发爆炸,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提高Zr合金在常规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在Zr合金表面制备防护涂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论文通过对Zr合金表面复合涂层设计制备、防护性能和防护机理一体化研究,制备Zr合金表面陶瓷/金属复合涂层,使涂层在常规工况下具有一定耐磨性和较强结合力的同时,在事故工况下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为核反应堆安全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Zr-4合金上制备Cr涂层,根据高温氧化实验和亲水性测试确定了涂层的最优基底处理工艺为100、400、1200、2000目砂纸依次打磨,并将基底周围磨成圆弧。当溅射气压为0.5 Pa,沉积时间为90 min时,Cr涂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结合力。此外,镀膜后进行真空热处理能够明显增强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力。为进一步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在最优工艺的Cr涂层上制备陶瓷耐磨抗氧化涂层,对复合涂层材料进行了筛选,确定了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Cr N作为上层涂层材料。研究了溅射压强、基底偏压对Cr/CrN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结合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溅射气压为1 Pa、基底偏压为-100 V时,复合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佳,涂层表面平整,粗糙度较低,同时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和耐磨性。由于Cr和Cr N表面在高温时生成了薄且致密的Cr2O3,阻止了O2进一步渗入,实现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文采用直流与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结合的方式在Zr合金上制备Cr/CrN复合涂层,涂层不仅具有较佳的结合力和耐磨损能力,还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为耐事故Zr合金包壳涂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前,膜结构设计在《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2015)中仍然使用基于经验的安全系数法,未能较好的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膜结构在材料力学性能、几何特性、计算模式、荷载变异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膜结构分析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一次二阶矩法作为一种可靠度算法,具有理论成熟、方法简单、求解效率高等特点,已在其他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的研究主要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在可靠度
目前,人们对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的交会任务越来越感兴趣。在这样的任务中,由于引力场的不规则,航天器绕小天体的运动受到强烈扰动,对于半径较小的小天体,太阳辐射压力通常会成为主要扰动项。因此在小行星附近进行轨迹控制极其困难。常用的近小天体轨迹控制方法有悬停控制和周期轨道控制,针对这两类近小天体轨迹控制方法,本文研究了仅利用高度测量的悬停控制方法和基于速度脉冲的周期轨道设计与维持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
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症之一,在心脏移植供体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成为对中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公认的治疗方法。VAD性能的验证以及VAD生理控制策略的设计仅仅依靠动物活体实验时间周期太长,可重复性很差,会延缓研发进程,因此建立完善而又准确的血液循环模拟系统成为关键。以人体心血管生理基础为依据,建立了含有
伴随着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越来越多的替代传统能源,对应的新能源的储存需求也日益增高。电化学储能有着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备受关注。其中金属空气电池由于其巨大的比能量密度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阴极的传质能力对金属空气电池实际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实际的比能量密度较低。针对金属空气电池的传质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1.氧气有效扩散系数的快速准确计算方法;2.电极多孔结构与制备工
半球型螺旋槽气体轴承广泛应用于惯导系统的高速陀螺仪中,其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影响陀螺仪精度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而气体轴承在频繁启停过程中,转子与定子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干摩擦,造成气浮面的磨损,严重影响轴承的动态性能。本文针对半球型螺旋槽气体轴承的水平和竖直使用状态,研究了轴承在启动过程中的动态行为,主要内容如下:考虑气体动压效应和粗糙表面接触,建立了半球型螺旋槽气体轴承水平和竖直启动行为分析模型。利
高Nb-Ti Al合金优越的高温性能和蠕变抗力,使其作为航空发动机结构材料很有前景。本文采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炉(ISM)制备了Ti-43Al-6Nb-1Mo-1Cr-0.1C(T43-0.1C)、Ti-43Al-6Nb-1Mo-1Cr-0.05Y2O3(T43-0.05Y2O3)两种合金,研究了两种高Nb-Ti Al合金的铸态组织、室温与高温拉伸性能以及抗蠕变性能。利用XRD、SEM等表征两
TiAl合金具有高弹性模量、低密度以及良好的抗蠕变性能,故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使用温度的提高TiAl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不足,且强度与蠕变抗力呈相反关系,严重阻碍其应用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压力浸渗结合热压烧结工艺以及片层化热处理工艺成功制备出增强相含量为3.5vol.%的全片层的Ti5Si3/TiAl复合材料。首先,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了复合材料制备以及热处理过程微观组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电动汽车产销数据的逐年增长宣告了人类即将进入电动汽车时代。在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电力以产量丰富、可用性强、清洁度高的优势带动了电动汽车的浪潮。但是近年来频发的电动汽车起火自燃事故给电动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在大多数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中,很多原因都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有直接联系,为此在联合国公布的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草案中,其中有一项安全功能,即在发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复杂的机构及更高要求的探索目标使得航天器的寿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卫星的调姿方式也是限制航天器寿命和机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目前广泛使用的动量轮可解决该问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其中的轴承寿命成为限制动量轮使用的关键。本文通过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动量轮(偏置动量轮和过零动量轮)建立了轴承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型;使用Python建立后处理计算程序
变速倾侧动量轮是一种新型的航天器动量交换与姿态测量装置,它同时具有进行三轴动量交换和两轴姿态测量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姿态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积和功耗、提高集成度和效率,因而在微小卫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以变速倾侧动量轮为研究对象,基于双频Bode图进行PD控制器和自适应陷波器设计,分别利用仿真模型和物理样机实验平台验证两种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对实验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