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入手,从而引申出此次写作的意义,同时参照海内外学术大环境下各国学者在高兹问题研究上的不同探讨深度及研究视角的广度,由此结合国内现状竭力客观评析本次论文写作的创新及不足之处,采用多种科学分析方法以保证此次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由此为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打下原始的理论根基。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成渊起。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衍生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首先,高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后来高兹的相关思想提供了原则立场。其次,作为萨特的得意弟子、波伏娃的人生挚友,高兹在哲学立场上与上述两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并以存在主义学派一贯的基本思维方式为其理论提供框架建构。除此之外,法兰克福学派中以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为主要代表的众多学者也为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演进提供了逻辑帮助,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哈贝马斯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认识均帮助高兹实现了深化理性的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多重危机以及“五月风暴”运动的迭起将高兹的研究视野投向现实。
  第三部分集中于高兹对“经济理性”原则支配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高兹从对“经济理性”这一基本概念的阐释出发,详尽的论述了资本主义在生产活动中一味的追求“越多越好”,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诸多后续问题。经济理性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生产活动所无法逾越的障碍,过度的集中于大规模生产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经济理性”原则也就成为加剧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并随之导致了教育、医疗、劳动、科技、消费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化,阻滞了个体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第四部分论述高兹对于未来社会“生态理性”占生产主导的憧憬和期待。首先,在原有的基础上高兹对未来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新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就是生态危机;上世纪苏联模式下的社会生产也造成了人同自然之间关系趋于异化,因而其并不能将其划分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在生态危机下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看似有效的举措,但本质仍然是资本在生态领域的运作,仍然摆脱不了“经济理性”的束缚。其次,高兹认为解决生态危机这一重大难题仅仅依靠生态运动或者政治力量调节不太现实,我们有必要将政治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转变原先“越多越好”的社会生产模式,从而树立“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的新兴发展格局,最终实现由“经济理性”至“生态理性”的超越。最后,解决生态危机有必要在社会领域全方位的发掘新兴的革命力量,充分调动“非工人-非阶级”这一新工人阶级以及女性角色在此过程中的积极性。
  第五部分着眼于对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客观评析,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运用的过程当中都应既看到其理论的内在成就体现,又要看到其观点的自身局限性。与此同时积极将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国土壤,深入挖掘其理论的中国启示。具体来讲,高兹的生态社会观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寻求崭新的发展模式以及帮助国人树立新的消费观、劳动观、幸福观都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蒙古国与中国之间的跨境贸易规模也在日趋扩大。中蒙两国凭借双边有利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关系,稳定的贸易合作历史,在双边跨境贸易方面得到了迅速的进步。但是在中蒙跨境贸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蒙跨境贸易的稳定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中蒙跨境贸易发展问题,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展开深入地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学位
在当前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与蒙古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在稳定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速度日益提升。在此过程中,中国对能源产品的需求规模也是在不断扩大。然而中国国内的能源供给能力却在日益减弱。因而中国不得不需要大规模的从国外进口能源产品。然而中蒙双边边境接壤,口岸众多,最重要的是蒙古国还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用于出口。在此背景下,中蒙两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着尤为明显地互补性,因而中蒙双方可以积极
学位
蒙古国当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债务问题,其中,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负债规模已经高达GDP的40%,如果不能妥善加以解决就可能形成较为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分析蒙古国主权债务状况可能给蒙古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且探讨主权债务风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相关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对于蒙古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言,非常重要。本文将从目前蒙古国已有的政府和央行债务规模、当前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的巨额需求以及
学位
蒙古国近年来对矿产资源开采和出口行业的过度依赖和大宗矿产资源价格的滑落直接带来了近年来经济滑坡的严重问题,这急需出口结构多元化来加以应对。同时,蒙古国又是一个具有悠久畜牧业发展历史的国家,通过发展畜牧业,用肉类、纺织品和动物皮革丰富并优化出口结构,也应当成为目前帮助蒙古经济度过危机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从草原畜牧生产力下滑、产品价格长期得不到提升以及受到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影响等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阐
学位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在加快,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提升,中国与蒙古国双边的多领域合作也在不断地深化。特别是在中蒙双边的农业合作领域,合作的领域、规模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关注中蒙双边农业合作问题的学者也在不断地增加。因而本文选择中蒙双边农业合作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推动中蒙双边农业深入合作做出贡献。  在梳理了中蒙两国农业合作的现状,如贸易合作现状、技术交流合作现状、农业投资合作现
学位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金融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科技与金融的高效结合,能有效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资金效率低的问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科技大国的必经之路。  本文首先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科技金融效率的定义、主体、市场体系、作用机制等角度将我国科技金融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从区域角度进行描述与对比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1993年写入宪法文本以来,由于语词本身的复合与模糊,其宪法意涵一直未能得到清晰阐释。而作为宪法中现实存在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权利的依据,在国内经济改革和国际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有必要得到宪法解释学意义上的规范分析。而宪法内在变迁中经济制度趋于稳定也为规范分析提供了可能。  宪法学者们既有的学术成果停留于过于宏观的制度概述和并不周延的微观权利证成,对“社会
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环境污染问题的频繁发生也会束缚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作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利器之一——行政规制手段,其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行政规制主体采用何种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的实际效果。环境领域作为行政规制的一个特殊领域,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综合性,应当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