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知觉,包括对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规范、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自我作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因不同的民族、社会文化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蒙古族聚居地,它悠久壮丽的蒙古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农、林、牧、多种生态经济类型并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现代文化的发展,都潜移默化影响着蒙古族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中学生由于其民族文化的熏陶,其社会自我的发展是否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征?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丰富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指导蒙古族青少年自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青少年社会自我问卷等四份量表,考察了662名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对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诸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较高,具有积极的社会自我。2.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人际敏感领域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陌生人关系、邻里关系领域,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异性同伴关系方面,初一到初二呈上升趋势,初二到初三则呈下降趋势;在师生关系方面,初一到初二到初三一直呈下降趋势。4.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存在显著的生态文化特征差异。在异性同伴关系和邻里关系方面,牧区显著高于农区,农区显著高于城市。在角色技能和角色差距方面,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农村显著高于城市。5.父母教养方式对蒙古族初中生社会自我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社会自我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影响。6.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发展个体积极的社会自我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7.自尊与社会自我呈显著的正相关,帮助蒙古族初中生培养良好的自尊对其形成积极的社会自我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颁布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国家已经将农村体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如
本文以全国选取的七所小学为试验基地,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为试验内容,探索武术段位制在小学的开展现状和存在之问题。本研究—方面丰富了小学
学位
随着网球运动传入高校,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我校网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网球竞技水平逐渐提高,在往年省高校网球赛中成绩突出,然而从最近两年发展状况分析,我校网球竞技水平步
在进行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可控程序编辑器来进行对恒压供水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快速有效的进行对恒压供水系统进行规划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将组态、变频器与PLC
当前,力量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