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深刻转型时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石和国民经济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更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总体来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且不能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各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削弱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作为县域中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能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山东省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聊城市8个县(市、区)为例,分析了聊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县域金融资源情况,构建县域经济增长和县域金融的理论模型,选取定量指标,并利用聊城市2009年至2013年面板数据对其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聊城市县域金融发展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县域金融发展效率对县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县域财政支出率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县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对县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通过以上分析,针对以聊城市为典型的省内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拓展县域金融服务,强化县域金融创新;第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规范民间融资;第三,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增加金融供给;第四,扩大县域直接融资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第五,营造良好服务环境,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借此使得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能够得到均衡发展,从而打造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