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使用程度是否会影响其盈余预测的能力。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到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两种较为综合性的指标来衡量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这两种指标分别使用资产负债表法和利润表法计算得出。本文基于上述两个指标来建立相关模型并对上市商业银行t期、t+1期以及t+2期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未来资产收益率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固定效应模型,并使用t检验以及F检验来判断模型和变量的显著性。通过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盈余的预测。目前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多数为规范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讨论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而仅有的少数实证研究基本上也都是针对某一项资产或者负债项目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仅弥补了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较少的不足,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完善。本文使用两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建立模型对公允价值计量程度对盈余预测的影响做出研究,即增强了本文实证研究的实用价值也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信。此外针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量较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期间不长,因而实证研究的数据样本较窄的问题,本文通过将目前最新的2015年财务数据纳入研究样本尽力予以弥补,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