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多维微小位移测量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微小位移的测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接触式的以电感涡流位移传感器、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等为代表;其特点是测量稳定、可靠。但由于测量过程被测物需安装传感器,实际使用中只能用于一些相对固定的特定场合,应用局限性较大。非接触式的以激光测量为代表,其最大优势是非接触测量且测量精度较高,但测量探头体积较大、开机稳定时间较长、激光器件可靠工作的寿命较短、对于多维数测量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上述各种测量方式的基础上,找到既有非接触测量优势、又能实现多维测量的测量方式。基本的研究思路为:对于1um以上位移的测量,采用视频显微放大的方式将被测对象采集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去噪、二值化、图像特征提取并保存。测量状态时,对实时输入图像处理得到图像特征与原来所存储的图像特征进行匹配,从而计算出多维微小位移量。对于100nm-1um的亚微米级位移测量,由于显微放大时光线在显微镜头中已经发生衍射,导致图像的特征点采集有效率下降。本研究采用改进劳埃德镜装置,利用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化间接测量微小位移,计算后得出真实移动值。本方法最大意义在于:除测量亚微米的位移量外,还可以用本研究思想来实现实时测量薄膜瞬间厚度等其它测量方式难以完成的工作。为实现研究思路,同时考虑到使用图像处理作为测量计算的特点是处理的数据量大,计算非常耗时。在设计过程中,广泛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消化资料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的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基于FPGA的实现方案,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功能模块的方法,通过功能模块的硬件化,解决了视频图像处理的速度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完成了设计模型的推导、图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输出及实验结果的验证等设计。系统调试中,由于涉及到不同芯片的下载/配置,而不同厂商的下载/配置电缆结构不同,实际使用中颇为不便。为此设计开发了多用途的下载编程电缆(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94721.5),利用上位机管理软件实现不同芯片下载/配置进行切换,并能完全兼容下载芯片官方的下载软件,保证了本研究芯片下载的方便性。目前实现的功能中,可对Altera、xilinx、Lattice的芯片以及众多型号的单片机进行下载/配置。
其他文献
2019年,国网公司提出建设“三型两网”构想,在中国能源行业掀起了一场深刻革命.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典型应用,虚拟电厂得到了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虚拟电厂通过先
期刊
光突发交换(OBS)是一种综合了光线路交换(OCS)和光分组交换(OPS)优点、现阶段可实现的新型快速光交换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IP over DWDM的研究热点之一。核心节点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中央处理器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典型代表,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在制造工艺的推动下,规模和复杂性越来越高。进入深亚
随着AlGaN/GaN HEMT朝着高频、大功率的方向不断发展,采用空气桥实现独立源端或漏端的互连,具有低寄生电容、方便制备、高可靠性等优点,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本文首先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