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及其监测管理方案设计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南岛海域赤潮频发,因食用贝类而引起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poisoning,PSP)和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海南岛滨海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冬季至2011年秋季间,在海南岛的文昌、澄迈、洋浦、陵水等5个海域采集了14种95份贝类样品,进行PSP和DSP检测,旨在获取PSP和DSP在海南岛沿海海域的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岛海域PSP的污染状况①海南岛沿海海域贝类中PSP的含量较低,最高检出毒力值为3.576Mu/g,检出率为11.58%。②海南岛沿海海域贝类中PSP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以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其他两季均未检出PSP。③海南岛沿海海域贝类中PSP的地理分布较广,除澄迈海域没有检出,文昌、洋浦等沿海贝类中均有PSP检出,其中陵水沿海海域贝类中PSP的检出率最高。④海南岛海域贝类中PSP的主要富集种为细纹卵蛤、织纹螺、翡翠贻贝和栉江珧。⑤共检出11种PSP成分,主要成分有GTX1、GTX4、C1、C2,高毒力值的NEO和STX含量较少,其它毒素成分如deGTX3,deGTX2,GTX3,GTX2和dcSTX的含量也十分低。2、海南岛海域DSP的污染状况①海南岛海域贝类中的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比较高,分别达到46.32%和33.68%。在超标的贝类样品中,最高毒力值达0.2Mu/g。②海南岛海域贝类中DSP的污染状况在冬季最为严重,检出率和超标率均达到56.25%,夏季贝类中的DSP污染最小,贝类中DSP含量无超标情况。③海南岛海域贝类中DSP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在各个采样点均有检出,就地域分布而言,海南岛东、南部海域贝类中DSP的污染状况较西、北部严重。④此次在海南岛海域共调查了14种贝类,其中有11种贝类中检测出含有DSP,分别是裂纹格特蛤、华贵栉孔扇贝、魁蚶、栉江珧、方斑东风螺、波纹巴非蛤、文蛤、衣紫蛤、织纹螺、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其中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有栉江珧、裂纹格特蛤、近江牡蛎、华贵栉孔扇贝和魁蚶。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设计了海南岛沿海海域的贝毒监测和管理方案,为相关部门在贝类赤潮毒素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康复医学与疼痛医学在医学上关系密切,且其都具有多学科组成的特点,在临床上能实现紧密配合,这使得康复医学与疼痛医学能相互促进的发展。多学科疼痛治疗的发展历史在国
目的矽肺(Silicosis)是由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种职业性肺部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职业病。由于目前
舞阳县长毛兔饲养业近十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兔病综合防制成为养兔业的主要问题。为此,舞阳县畜牧局长毛兔研究所根据当地养兔业实际,制订了长毛兔常
目前,世界各地的健身会所、专业运动场馆高速大量的涌现,当人们在豪华美观的健身会所及设计时尚的专业体育场馆消费健身时,身体却遭受来自隐形损害源——甲醛的严重威胁。长
[病例] 男,46岁,农民.因右侧鼻塞伴涕中带血2月余,曾在多所医院就诊,先后行鼻窦、咽部CT检查诊断为鼻咽血管瘤.患者无明显异物史,无头痛、耳鸣,涕中带少量血.查体:生命体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