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地下街规划与建设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hope9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城市飞速发展,现代化城市问题不断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地面交通拥堵、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地价上涨、管理问题均大量出现,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也带来了烦躁和很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可抗拒因素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流量的增大导致地面建筑的不断扩建,曾经的多层建筑也已经变成了现在的高层甚至超高层,虽然解决了一定的住宅问题,但是大量的高层建筑使得城市环境变差,为了更多的建楼,规划时不断减少绿地面积,缩小楼间距,这样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生态自然景观。面对这些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导致的地上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及用地紧张等问题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人们开始意识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潜在效果,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范围日益庞大,功能性也日趋复杂,地下空间项目取得了很多非常好的成果。但是沈阳对地下空间的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出台的相关规定较少,不能全面的指导和控制沈阳市地区的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地下街的理论分析,含义及特点的阐述,结合日本、加拿大等国外地下街和国内深圳、台北和上海等地下建筑经典案例的分析,并到国内主要几个大型城市实地调研,与相关专业的专家探讨研究,提出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标准。文中介绍了沈阳地区地下街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地下街的优缺点,从而提出针对沈阳市自己的解决方案。文中特别提出分期建设和联合出让的设计标准,对开发商开发小规模地下街起到指导意义。还有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人性化设计、连通设计标准等内容,给地下建设提出规范化指导标准,着重研究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群众的角度考虑,满足处于地下空间中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要求,探索适合现代化城市的地下街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公共地下建筑的管理规程,通过管理者的人性化服务更好的给地下空间带来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为了明确和全面有效的指导沈阳市地下街的规划设计,论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地下建筑的经验技术,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钻研,从规划、建筑、结构及防灾等方面提出具体技术标准,指导未来的开发与建设。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盐摄入量对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心钠素(AN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天津总医院183例高血压住院患
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可分为3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入世前(1978-2000)、入世后-十八大前(2001-2011)和十八大后时代(2012-2017)。40年来保险业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本文首先在讨论了大学市场化有关认识和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上的社会资源合理调配是推进大学体制改革等行为市场化必然趋势的观点;其次,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大学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生动活泼、易于接受、极具感化力的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为情感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