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实在——虚拟实在中的实在论问题探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y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虚拟实在中的实在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在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实在论之后认为,从总体上,实在论可分为本体论的实在论和认识论的实在论,而目前这些对虚拟实在的论述其实都是从本体论角度对虚拟实在的本质进行了界定,是属于本体论的实在论范畴。由于本体论的实在论对于本身“实在”观点的无法证明和确定,因此以此来界定虚拟实在的本质内涵是毫无意义的。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虚拟实在的例子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了认识论的实在论的不足。这样坚持任何实在论的观点都无法从根本上确保“实在”的可靠性和确定性。虽然实在论在认识论上站不住脚,但实在的信念却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在蒯因所提倡的“本体论的承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实在论——“建构主义的实在观”来化解目前实在论的困境。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生活交往带来极大的冲击影响,广泛地引起了当代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学术领域中学者们的高
本文对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的语境与证据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文章认为:科学理论的更替和斗争是看待问题时的维度的变化,因为理论是有维度的。而理论之间的竞争也有两种情况一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分支而又非常完整的管道系统,无论是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内壁都覆盖着一层内皮细胞,极其光滑。在生理状态下,血液以液体状态在这条管道中
公正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一直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所普遍关注。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严重。 把公正问题置于人类实践和社会历史中考察时,公正问题就是对
殷海光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作为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自由主义民主观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从政治作用的角度来研究殷的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方兴未艾,“技术立国”、“技术创新”思想正日益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命题。通过对战后同本技术创新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曾经的东亚落后小国,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