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水解酶催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红素蛋白在生物体中执行着多种生物功能,是一类重要的金属蛋白。尽管对血红素蛋白已有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对血红素蛋白结构和水解酶功能之间的关系,仍未有深入的理解。本论文比较了野生型肌红蛋白(WT Mb)及其两个突变体L29H Mb和L29E Mb的血红素中心结构,并且发现了L29E Mb的水解活性显著高于WT Mb和L29H Mb。F-离子配位竞争实验说明,与WT Mb相比,在L29E Mb的血红素活性中心处与血红素Fe配位的轴向水分子更容易被F-离子进攻取代,而L29H Mb的轴向水分子更加稳定。pH滴定实验显示,L29E Mb的pKa比WT Mb蛋白的低,而L29H Mb的pKa比WT Mb的高。此外,pH-突跃动力学实验说明,血红素远端氢键网络对蛋白的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暗示,肌红蛋白血红素远端空腔内形成的微环境,即血红素远端氢键网络,调控着蛋白的结构与水解酶活性。总之,本文为深入理解血红素蛋白结构和水解酶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也为合理设计与构建功能型蛋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的现象测定物质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除了灵敏度高以外,更有仪器价格低廉,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检测速度高的特点,在众多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是一种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被广泛使用,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发现此类药物对肝脏的毒害明显,而有些新的此类药物如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的毒副作用已在临床中被逐渐发现,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对肝脏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