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即Whipp le手术,是治疗壶腹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重要手术方法,虽有手术方式及各种吻合方式的不断改进,然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等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其发生率仍高达10%~27%[1],针对降低术后胰瘘的改进重点更多的是放在了胰肠吻合部位,如吻合方式、缝合方法、缝线种类、生物蛋白胶、胰管支撑管等,其中胰管支撑管的使用便是一项重要进步,胰管支撑管引流的应用对PD手术意义重大,然而支撑管内引流和外引流的使用效果尚无一致观点。本研究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液内、外引流疗效对比,了解不同引流方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共8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PD手术且术后证实为壶腹及壶腹周围肿物,其中未行胰管内置管患者、远处脏器转移者及病历资料不全者未纳入,纳入共67例,根据胰管内放置支撑管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主胰管内置管内引流组(将胰管支撑管留置于空肠内)和主胰管内置管外引流组(将胰管支撑管经肠壁、腹壁引流出体外),内引流组25例,外引流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差异(主要指标:术后胰瘘发生率;次要指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腹腔感染,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出血量,术后胃排空障碍,再手术,腹腔出血等各项并发症),来比较主胰管内置管内、外引流的不同效果。本研究也对胰瘘的风险因素(胰管直径、胰腺质地、黄疸时间、总胆红素等)进行了探索。结果:内引流组患者共25人,无死亡病例,外引流组患者共42人,无死亡病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9.7%,内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外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9%;总体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0.9%,内引流组胰瘘发生率24%,外引流组的术后胰瘘发生率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与外引流组在性别、年龄、总胆红素、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诊断、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质地是POFP的重要因素(P<0.05),与性别、手术时间、年龄等无关(p>0.05)。结论: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口处胰管支撑管内引流与外引流均有效、安全、可行。在术后总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胰瘘等各并发症方面也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病例数有限,还需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