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材料,钢铁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钢铁企业从生产到销售每一步都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对钢铁质量的要求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形势是中低端钢材产能供过于求,高端钢材产能却无法充足供给,导致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产能压力。我国2016年1月明确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帮助能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供给侧改革前后钢铁行业财务绩效变化情况,在检验政策效应的基础上,为后续改革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在界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及含义、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评价含义、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简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新供给理论。其次,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设计钢铁行业财务绩效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价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前后10年的财务绩效水平。再次,选择宝钢股份作为案例,分析供给侧改革前后财务绩效变动趋势以及宝钢股份的优势与不足。最后,从增强资产流动性、提升盈利能力、增强营运能力、优化资产结构四个方面为宝钢股份扩大优势改进不足,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出财务绩效优化策略。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前后因子综合得分变化来看,供给侧改革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钢铁行业应当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后宝钢股份盈利能力较强,流动性上升,资产结构提高,但供给侧改革后营运能力下降,宝钢股份应进一步加大盈利能力强的优势,提升企业营运能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