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临床常见的由于肿瘤、外伤、严重骨髓炎而导致的颌骨临界性缺损(CSD),必须对其进行修复重建。本研究应用钛网支架成形颗粒松质骨及骨髓(PCBM)复合组织置入重建颌骨缺损,以了解非定向诱导骨髓的骨重建效果,同时为无机活性元素复合物行组织工程骨构建提供相关基础和结论。方法1.实验研究:选取成年雌性山羊9只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形成山羊双侧下颌骨角部临界性(3.5*2.0*1.0cm)骨缺损。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左侧缺损区置颗粒松质骨及髂骨骨髓复合物;右侧骨缺损未放置任何物质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3,6m处死山羊进行临床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2.临床研究:选取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应用PCBM和钛网成形重建的颌骨缺损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术后随访6-20个月,观察伤口愈合和移植物排异情况,行X线检查。结果1.实验研究:除一只山羊因麻醉意外死亡,余均成活至观察期。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术后X线及组织病理显示实验侧有大量纤维样组织,对照侧残腔内亦为较实验侧少的纤维组织充填。2.临床研究: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患者均恢复患前的颌骨形态,供区无畸形和功能障碍,X线示骨重建区密度较周围正常骨密度低。在随访者中11例术后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有两例于术后6、9个月因钛网形态尖锐致黏膜出现创面,但无物质外溢和炎性反应,去除钛网,对移植区域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提示为纤维组织而非骨性重建。结论据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两组报告中术后均取得了填充颌骨缺损,加强提高了机械强度,有效恢复了良好外形,形成了较好行使咀嚼功能的临床效果。但术后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提示:骨的箱形临界性缺损内为大量纤维组织填充,并未得到理想正常骨组织的构建,形成骨结构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