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地下基础设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地下管网敷设和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景德镇市作为国家第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试点城市,研究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应用对于引领江西乃至全国中小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城市PPP模式研究增添新的案例。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以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PPP模式在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和特点,建立一种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重点参与建设管理的新型生态共享的PPP融资模式,这是对传统的以政府财政直接投资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资金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的重要举措,从而切实解决城市建设问题和提升城市面貌。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实地调查及访谈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项目区分理论对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PP模式在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系统研读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把握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建设现状,深入剖析项目存在的不足,梳理出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中存在法规体系、风险机制及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六大问题:一是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二是地方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三是项目风险识别机制不足;四是风险管控机制还不完善;五是项目的专业化水平不够;六是项目设计的透明度不够。(2)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出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城市PPP模式成功范例,结合景德镇市市情特点,提出了关于优化PPP模式在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快顶层立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注重多措并举,构建政府支持的政策体系;三是实行放管结合,有效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四是转变PPP模式观念,探寻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合适机制;五是采取多管齐下,完善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政府补贴机制;六是注重风险识别,建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防控机制;七是引入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PPP项目管理机构;八是加强信息公开,构建PPP意见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