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rnet正把全世界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信息高速公路与公用数据网络。如何通过Internet对大范围内分布的控制对象实施有效的监控,是当前自动化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Internet的各类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经在国外广泛的展开,而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则是Internet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水质监测工作的特点是监测区域广,监测站点分散,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不便。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监测设备的远程监控,进而实现包括数据传输、处理在内的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是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现有的水质监测体系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偏低,各级监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措施和完善的分级管理体制。提升水质监测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寻找一种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网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代表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作为课题的前期研究,本文围绕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数据采集技术,开展了监测方案的论证、设计和软件体系的探讨。论文首先研究与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基于ActiveX和OPC的远程数据访问方案,系统采用B/S模式,融合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利用ActiveX控件完成实时监测水质信息,根据在线监测水质信息要求,提出了三种水质信息采集方法(包括自动采集、实时采集和报警),同时通过WEB服务器发布数据。由于考虑到水环境信息的空间分布特性,论文探讨了将GIS应用于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此外,为了节约硬件设备的投入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论文对水质监测点的布点优化进行了研究,选用改进的TOPSIS算法优化监测点布点的方法。最后根据水质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了库区水质在线监测方案的设计,并结合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建立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的软件功能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不仅可以节省数据通信的成本,而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GIS的引入则为水质信息和空间数据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数据表达、分析平台。对监测设备远程监控,大大提高系统的管理决策能力。相信这些研究可以对三峡库区的水质监测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煤矿井下6~10kV供电系统主要采取中性点不接地或者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都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三相线电压依然保持很强的对称性,因此负荷的供
工业大数据是近年工控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现场仪器仪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能表现与分析数据并做出相应调度优化策略是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新疆某热电厂为研究对象,对数据传输实时性和数据分析优化调度策略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热电厂厂级信息监控系统(SIS)系统中将组态优化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工业控制网络对通信实时性要求非常高,优化现场总线实时
Internet技术在最近十年内呈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各种各样的服务都和Internet相结合,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各种便携式电脑的出现和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得移动终
异源图像匹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里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致力于异源图像的匹配算法研究,并主要以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匹配作为主要实验对象,重点研究了基于轮
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完成从现有的严重依赖于非可再生的、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结构的转变已然显得愈发迫切。就提升可再生能源接入水平、降低碳排放而言,通过在配电侧整合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单元以及负荷等相关设备,并能够在孤岛模式以及并网模式无缝切换的微网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微网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并网接口、协调控制器、储能变流器等关键设备,有效的能
换热元件综合试验室现包括:散热器、中冷器、热交换器三个试验台,承担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达的换热元件认证和检测任务,还承接换热器生产厂家的委托检验。换热元件
Ad Hoc网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创造、自组织和自管理的无线移动网络。由于它不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不受固定的拓扑结构限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地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