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半乳糖凝集素-3(Galactose-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进一步比较糖类抗原125、半乳糖凝集素-3与B型钠尿肽(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差异。并探讨CA125、Gal-3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生物学标志物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人设立为病例组,病例组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心功能Ⅰ-Ⅱ(NYHA分级)组29人、心功能Ⅲ组(NYHA分级)34人、心功能组(NYHA分级)Ⅳ29人,同时收集同期住院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30例非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设立为对照组。收集并详细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病史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血浆Gal-3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于我院化验室化验的CA125、B型钠尿肽数据。采用SPSS22.2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材料资料((x)±s)表示,定性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满足条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不同组间定性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ROC曲线分析CA125、Gal-3相较于BNP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四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BMI、个人史、既往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均数的比较,满足条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不同组间定性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的CA125水平分别为(9.75±2.78)u/ml、(16.51±20.07)u/ml、(30.37±2614)u/ml、(77.72±54.14)u/ml,Gal-3水平分别为(538.55±21787)ug/L、(951.14±46067)ug/L、(1208.09±540.67)ug/Ll、(1887.18±911.50)ug/L,BNP水平分别为(60.31±88.06)pg/ml、(159.55±243.37)pg/ml、(267.52±195.88)pg/ml、(1089.79±703.95)pg/ml。CA125、Gal-3与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4组间分别以CA125、Gal-3及BNP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CA125、Gal-3、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A125、Gal-3、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成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01、r=0.507p<0.001、r=0.778p<0.001)。 4.应用CA125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89(95%CI:0.710-0.867)、敏感性77.2%、特异性60.0%,应用Gal-3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86(95%CI:0.828-0.943)敏感性87.0%、特异性63.3%,应用BNP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53(95%CI:0.783-0.922)敏感性78.4%、特异性79.3%。 结论: CA125、Gal-3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记物有价值,CA125、Gal-3的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CA125作为心衰的生物学标记物无论敏感性还是特异性相较于BNP诊断价值不高,Gal-3作为心衰的生物学标记物相较于BNP诊断价值敏感性高、特异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