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形式,以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重要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的一系列实物遗存及其所承载的无形遗产的总和。岳西县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地,存留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近年来,红色文化遗产作为先进文化的见证,得到了广泛的政策重视与社会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红色文化遗产面临的矛盾状况也逐渐凸显,自然风险与人为困境使得这一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堪忧。国内传统的遗产保护与利用方法体系往往未能将一些实际发展问题考虑在内,存在着单一的偏向性。在分析了岳西县红色文化遗产的留存与分布状况后,引入美国现行的“遗产廊道”理论进行问题的推进与解决。遗产廊道作为一种尺度灵活、应用广泛的整体性遗产保护与利用手段,对于解决当前岳西县红色遗产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有所助益。论文通过借鉴遗产廊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与思路,在不局限于纯粹模仿传统意义上廊道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本土实际、着眼现实问题,对岳西县红色文化遗产做出初步梳理,并结合现代技术与多学科方法理论,在事件与空间层面进行红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增强廊道理念的实施落地可行性,提出适宜当前时代语境下红色遗产保护与利用或可尝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2章):研究主题的相关阐述与概况梳理,提供重要的前置性研究基础。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进行阐明,并对本研究中的对象与范围进行界定,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红色文化遗产与遗产廊道相关研究进行回溯,同时明确研究方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岳西县红色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的概况梳理,分别从其生成原因、构成分类、现状评估与价值认定方面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尝试性遗产廊道构建行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二部分(第3章):研究的主体核心部分,提出了红色文化遗产廊道的基础构想,具有一定的落地实践意义。首先分析了构建岳西县红色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并明确了构建遗产廊道的总体思路,分析了遗产廊道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策略,在四步走的策略明确的基础上,进而进行遗产廊道事件主题的设计,分析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进行遗产廊道空间格局的设计与四重系统的初步规划。第三部分(第4章):后遗产廊道时代下对于红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语体的保护与再利用路径,是研究经验与成果的深化总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概念解读的基础上,以遗产廊道视野作为大的背景,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思路的明确、保护模式的引鉴、保护环节的分析,以及整体的、节点的、多方的、当代的开发利用行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