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到湿地公园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本论文以环滇池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海埂、斗南、捞鱼河等五所湿地公园,实地调查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情况,对游客和公园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游客对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分析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游客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发现游客对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需求度不高,极少的游客来湿地公园是以参加体育锻炼为目的,说明游客全民健身意识不强,湿地公园应加强宣传引导。大部分游客选择在慢跑道、自行车道和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场地上进行身体锻炼;像慢跑、骑行、健步走等简单普通的运动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游客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也比较合理,在31-60分钟的居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每月1次所占的比例较高;在体育消费方面,花费在100元以下。(2)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主要以政府供给为主。各湿地公园正在逐步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公共体育场地服务供给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要。但在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公共体育活动服务、体育健身指导、体育运行管理服务、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呈现供给严重不足。另外环滇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没有初步的建立,而且资金来源也面临着资金供给主体单一、来源渠道匮乏等问题。(3)通过对游客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与需求度进行分析,发现游客满意度最高的为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而需求度最高的为体育运行管理服务。女性的满意度均值稍高于男性,而男性的需求度均值稍高于女性。不管是在满意度还是需求度各维度上,19-30岁人群相对于其他年龄段差异都显著。不管是收入还是学历方面越高,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越低,对于需求度越高。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个体私营人员需求度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4)湿地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供给标准的缺失、供给内容不完善、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对公共基础设施与体育场地等硬件条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信息、体育咨询与指导、健康宣传等软性服务的投入;继续落实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