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的选择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e5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企业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进行决策需要的信息质量要求,从而企业希望寻求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计算方法,在这种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从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过程可以得知,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由此引出了了对成本动因选择的研究。 在成本动因选择的研究领域,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上,Babad等人开创了定量研究的先河,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模型,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随后,诸多学者陆续又提出了一些模型,其中尤以Homburg教授的模型最有代表性和完善性。但是该模型只体现了成本动因之间的相关性,未考虑成本动因对企业整体的重要性。为了兼顾成本动因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本文尝试性地对Homburg教授的模型加以改进,首先将成本动因重要性加以界定,随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层次分析法,将重要性概念量化并融合到Homburg教授的模型中,实现了成本动因相关性和重要性的均衡。最后通过效果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改进模型在重要性方面确实比Homburg教授模型优越,在重要性方面加重了砝码,体现了重要性和相关性的均衡,给予了重要性和相关性同等的地位,确实兼顾到了成本动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另外,改进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也很强。模型的求解主要依靠相关软件的帮助,诸如ExpertChoice软件和Matlab软件,前者用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成本动因重要性的权重系数,后者用于求解最终的改进模型,这两种软件都是数学界较为普遍的软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可操作性。 当然,对于企业决策而言,精确度的大小并不就是对企业决策的贡献,而本文的改进模型只考虑了精确度损失,而未能将精确度损失进一步的转化成对企业决策的效益,这将作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有关顾客价值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学术界和实践届对顾客价值的期望要素和感知要素的研究非常深入。本文从顾客价值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出发,回顾了顾客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以下简称钻探集团)成立于2004年9月,由集团总部和9个专业公司组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陆上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组建集团之初,9个专业公司存在人力资源相
学术界对于员工工会承诺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根据挫折-侵害理论,当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不满或遭遇不公正待遇时,会想要加入工会,所以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工会承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