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席卷全球,引领了一股魔幻风潮。小说中的魔法世界同现实世界隔离却又并存,有其自己的规则、习俗、学校、魔咒等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魔法文化。尽管《哈利波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对之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却大都是从文学或者翻译的视角去对小说或文本进行探讨,很少有研究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对整部小说的魔法文化进行分析。本篇论文将以荣格和弗莱的原型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文化元素进行原型分析,并进一步的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论文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五个魔法文化元素:女巫、双重世界、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巫师生活方式和魔法生物,这些元素在整个魔法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它们的原型都有迹可循。荣格认为,“阿尼玛”是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特征,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的所有的好特点,而女巫的原型就是“阿尼玛”。弗莱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成分是神话,神话的形式是原型,神话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化模型”。在《哈利波特》中,“天堂和地狱”,寄宿学校,中世纪生活方式以及神话生物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模型”,而且也分别是双重世界,霍格沃兹魔法学院,巫师生活方式以及魔法生物的原型。通过对这些魔法文化元素的原型分析,《哈利波特》中所体现的魔法文化根源可追溯到凯尔特文化、中世纪文化和宗教文化。巫术是凯尔特文化的精华所在,凯尔特文化可通过小说中对巫术的描述追溯到;而小说中巫师们简单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黑巫术,巫女的描述都从另一方面反应了中世纪的文化;宗教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则可以从小说中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对立,善恶的对立,以及光明与邪恶的对立中追溯到。因此,本论文对《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文化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不仅对西方魔法文化研究提供借鉴,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欣赏《哈利波特》这部小说提供了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