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活化对石煤物化性质及提钒浸出的影响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钒石煤是我国主要的钒资源之一,从石煤中提钒是提高钒资源综合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石煤提钒工艺中,浸出是较为关键的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艺的产品总回收率,因此,强化浸出过程对于湿法冶金具有重要的意义。机械活化是强化浸出过程的主要预处理措施之一。本文采用XMQ-Φ240×90锥形球磨机、XMCQ-Φ280×290瓷衬球磨机及XMB-67型200×240棒磨机三种设备对焙烧后的石煤矿样进行机械活化,系统地考察了活化时间、活化介质及活化设备等因素对含钒石煤在硫酸溶液体系中浸出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TG-DSC)等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矿样粒度分布、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热活化行为等物化性质的变化,初步探索了机械活化强化石煤矿样浸出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矿样的浸出具有阶段性的作用。活化时间、活化介质及活化设备对石煤提钒浸出效果具有相似的规律,以空气为介质时,活化效果较好,分别采用XMQ-Φ240×90锥形球磨机及XMCQ-Φ280×290型瓷衬球磨机进行干磨时,在硫酸浓度为3mol/L,液固比为1.5ml/g,搅拌速率为400r/min,CaF2用量为矿样质量的5%,温度98℃,浸出时间6h的条件下,最高浸出率分别可达80.06%及80.21%;与未活化的67.38%相比,引入机械活化后,钒浸出率均有大幅提高。活化前后矿样物化性质分析表明,机械活化后矿样颗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大,生成能量较高的矿物表面,同时目的矿物白云母晶体结构被破坏,此时矿样具有较高活性,宏观上表现为钒浸出率的提高,浸出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的降低。
其他文献
新疆铁喇矿区昊源煤矿主采B9煤层,为典型近距离煤层群,倾角较大,局部范围达40o以上,平均倾角28o,B9、B10煤层间距0.11~29.11m,平均6m,巷道顶板呈现板结构,顶板垮冒、高煤帮片帮破坏严
弓长岭选矿厂原“细筛-再磨工艺”由于存在筛分效率低、再磨循环量大、粗选精矿质量波动大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目前生产工艺的要求。近几年,随着选矿厂处理量的不断增加和提铁降
本文以实验为主,用VDI对滤料进行过滤性能研究,和在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对滤料进行耐腐蚀性研究,经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曲线图的分析,得出关于滤料的过滤性及滤料的耐腐蚀
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冲击为切入方向,针对报社记者的地位以及提升报社记者采写能力的相关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
  随着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车辆试风装置在完成制动性能检测的同时,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也已经相应提高。 本文利用微控制器AVR单片机、控制器局域网CAN,提出
彬长亭南煤矿地表村庄、公路、水库等建筑设施压覆煤炭资源约为3916x104t,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接续,村庄下压煤安全开采是亭南煤矿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亭南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