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钒石煤是我国主要的钒资源之一,从石煤中提钒是提高钒资源综合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石煤提钒工艺中,浸出是较为关键的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艺的产品总回收率,因此,强化浸出过程对于湿法冶金具有重要的意义。机械活化是强化浸出过程的主要预处理措施之一。本文采用XMQ-Φ240×90锥形球磨机、XMCQ-Φ280×290瓷衬球磨机及XMB-67型200×240棒磨机三种设备对焙烧后的石煤矿样进行机械活化,系统地考察了活化时间、活化介质及活化设备等因素对含钒石煤在硫酸溶液体系中浸出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TG-DSC)等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矿样粒度分布、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热活化行为等物化性质的变化,初步探索了机械活化强化石煤矿样浸出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矿样的浸出具有阶段性的作用。活化时间、活化介质及活化设备对石煤提钒浸出效果具有相似的规律,以空气为介质时,活化效果较好,分别采用XMQ-Φ240×90锥形球磨机及XMCQ-Φ280×290型瓷衬球磨机进行干磨时,在硫酸浓度为3mol/L,液固比为1.5ml/g,搅拌速率为400r/min,CaF2用量为矿样质量的5%,温度98℃,浸出时间6h的条件下,最高浸出率分别可达80.06%及80.21%;与未活化的67.38%相比,引入机械活化后,钒浸出率均有大幅提高。活化前后矿样物化性质分析表明,机械活化后矿样颗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大,生成能量较高的矿物表面,同时目的矿物白云母晶体结构被破坏,此时矿样具有较高活性,宏观上表现为钒浸出率的提高,浸出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