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层气为冷却剂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方案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煤必将取代石油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而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等离子体裂解煤可一步制得乙炔,进而生产下游化工产品,是实现煤高效清洁转化的新途径。 本文首先对煤的挥发分平衡体系和等离子体条件下碳与氢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煤粉在温度低于4000K的氢等离子体中热解时,乙炔主要来自于除CO外的挥发分,乙炔对煤中碳的利用率较低,单位质量乙炔的比能耗较高。为了提高乙炔的碳利用率,必须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到4000K以上。 通过对全煤热力学平衡体系的研究,本文接着探索了提高煤制乙炔碳利用率的途径,确定了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方案的优化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的温度在石墨碳的升华点(4000K左右)以上,急冷开始前体系的H/C比为6,体系总压为0.5MPa,并且必需在3460K的温度采取合适的急冷措施对体系进行急冷。本文进一步探索了降低单位质量乙炔比能耗的途径——降低供入反应体系的初始能量并再利用高温气相体系急冷过程中的能量,提出了以煤层气为冷却剂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新方案:首先使初始H/C比(以保德煤为例,扣除CO消耗的碳)为2.25的体系升温到4000K以上,然后加入H2冷却并调节体系在3460K时的H/C比为6,总压为0.5MPa,而体系中刚好不含有固体碳;接着加入煤层气甲烷作为急冷剂使体系快速降温,混合体系温度达到2000K左右;最后采用水或者液态烃类将混合体系温度急冷到500K以下。该方案所得乙炔对煤中碳的利用率可达到94.9%,单位质量乙炔的比能耗为6.38kWh/kg-C2H2,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相对于其他制乙炔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本文对以煤层气为冷却剂的高温气相体系的急冷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以煤层气为冷却剂使高温气相体系从3460K急冷到2000K需要的初始急冷速率为(0.88~1.0)×108K/s,加入煤层气冷却剂后的混合体系从2000K急冷到500K以下需要的初始急冷速率为(0.7~2.5)×107K/s。 本文以石墨代替煤粉进行了在氢等离子体热解的实验研究,验证了热力学研究的结果,其中石墨气化后与氢反应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次研究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术语学、标准化相关理论,设计了家具企业术语标准化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方案,并对各企业看待标准化工作的作用、态度以及当前的标准化实施现
目的:探讨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钛种植材料表面改性中的作用,为开发新型口腔种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氧化膜层,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和截
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是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2003.Net作为其前台开发工具和操作平台,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
《岭南文库》最近又推出一本新作——肖自力撰写的《陈济棠》。作为“南粤王”陈济棠的传记,在此书之前,海峡两岸已先后出版了至少三本。在这种情况下,肖自力的这本书,要做到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