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改革是当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过多次行政改革,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些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改革理论研究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用于指导改革实践的较为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行政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行政改革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行政改革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改革的状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推进我国行政改革的对策进行探讨,它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第一部分阐释了行政改革的一般理论,界定了行政改革的涵义,论述了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研究行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改革的状况,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改革历程回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我国行政改革的主要难点;我国行政改革难点的形成原因。 第三部分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推进我国行政改革的对策,即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利益的重新调整;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推进政企分开;实行配套改革,注重改革的平衡发展;拓宽人员分流渠道,完善人员安置机制;适应WTO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富有新意。诚然,行政改革一直是行政管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在以加入WTO为国际背景,系统而深入地探讨用于指导改革实践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较具前瞻性的选题实为鲜见。二是研究结论和主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⑧硕士学位论文入认STER’5 TllESIS实践性。作者从事机关教育行政管理工作10余年,有较丰富的教育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较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管理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因此,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改革的状况分析,以及对推进我国行政改革的对策探讨,不仅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有自己的见解,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