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特点及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高血压PTS的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中医体质与PTS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结合中医体质学理论和高血压PTS的相关研究对本人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为下一步研究高血压PTS防治方案的工作奠定基础。  方法:本研究以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为对象,调查157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体质类型,检查高血压PTS分子标志物,应用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⑴高血压PTS体质类型分布为:阴虚质53例(33.8%)、气虚质39例(24.8%)、痰湿质35例(22.3%)、阳虚质11例(7%)、气郁质7例(4.5%)、血瘀质5例(3.2%)、湿热质3例(1.9%)、平和质3例(1.9%)、特禀质1例(0.6)。⑵男性以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女性以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性别与体质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年龄≤60岁或年龄>60岁体质均以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主要分布年龄>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与年龄≤60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均以vWF、11-DH-TXB2、GMP-140、FIB升高为主,与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平和质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以AT升高为主,与各体质类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⑸性别与 vWF、11-DH-TXB2、AT、GMP-140、Fib的均值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比较中,年龄>60岁时,vWF、GMP-140、11-DH-TXB2、Fib值比年龄岁≦60岁高,AT值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⑹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中,vWF、11-DH-TXB2、Fib、GMP-140间呈不同程度正相关,与AT呈负相关。⑺30例正常组中,体质由高至低分别是:湿热质9例(30%)、平和质、阴虚质3例(10%)、气虚质2例(6.7%)、痰湿质2例(6.7%)、气郁质2例(6.7%)、阳虚质1例(3.3%)、血瘀质5例(3.3%)、特禀质1例(3.3%)。与体质组构成相比,P=0.000,差异有显著意义。⑻体质组与正常组分子标志物的均值相比:平和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分子标志物 vWF、GMP-140、11-DH-TXB2、Fib均值较正常组高,AT值较正常组低,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组体质组与正常组之间各分子标志物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高血压 PTS的常见体质为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2.性别和年龄与高血压PTS的体质构成比无差异。3.高血压PTS主要的中医体质与PTS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体质与PTS分子标志物水平vWF、11-DH-TXB2、GMP-140、Fib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AT呈负相关;PTS标志物vWF、11-DH-TXB2、GMP-140、Fib水平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AT则相反。4.除湿热质外,体质组的PTS分子标准物水平要正常组组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机理,探讨中药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程度、肺功能、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自我效能和疗效满意度等多项评价指标的观察,全面评价慢性阻塞性
目的: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乙肝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并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乙肝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论治寻找客观的依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