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市是全国知名的侨乡,随着华侨队伍的日趋增长,因父母出国留在家乡或是出生之后被父母送回国内的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更好地促进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差异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及其监护人的访谈,深入剖析了“国际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现状、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国际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总体情况一般,学习水平不高,受中文水平影响较大,以致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品德发展方面总体情况较好,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亲情缺失造成心理素质较差。(2)“国际留守儿童”教育的课程策略状况一般、教学策略还不够丰富、德育策略较好。(3)“国际留守儿童”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要结合育人目标;既要有科学性,又要地方特色,丰富课程设置。在教学策略上需要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品德发展方面要创新德育策略,走个体化德育的路子。(4)“国际留守儿童”教育的经验启示做好国际留守儿童教育应该体现差异教学、有效教学、最优化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的理念。实施满足国际留守儿童不同需求的课程策略,形成适合“国际留守儿童”的教学策略,改进优化适合“国际留守儿童”的德育策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关注学生学习和德育上的差异和不同需求。(2)实施满足国际留守儿童不同需求的课程策略、教学策略和德育策略。(3)针对国际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应贯彻生本意识、科学的课程开发意识、慈母般的教育情怀、宽阔的国际视野等。(4)今后在国际留守儿童的教育上特别要注意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差异教学和心理关怀等方面来保障国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