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东尼亚》的叙事艺术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薇拉·凯瑟(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亚》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评论界关注,诸多学者从新批评、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文化研究等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这部作品在众多美国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还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叙事特色,而叙事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叙事情境、叙述声音和叙事时间作为论述的三个方面,结合热拉尔·热奈特的聚焦和叙事时间理论、韦恩·布斯和詹姆斯·费伦的叙事声音理论,以及这些叙事学家对叙事人称和叙事方式等叙述技巧的研究,对《我的安东尼亚》进行深入的解读,剖析这部作品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别从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和叙事方式三个角度分析小说的叙事情境;第二章用声音理论解读作者凯瑟和叙述者吉姆不同的叙述声音;第三章分别从时序、时限、频率三个方面分析凯瑟对叙事时间的安排。总之,凯瑟对叙事中各个要素的掌控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作品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美国当代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作家,著名的黑色幽默派小说家之一。《五号屠场》是他享誉文坛的翘楚之作。接受美学的研究起点是文本
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密切。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人们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然而,翻译作为跨语言
本论文主要为了验证Laufer和Hulstijn在2001年提出的投入量假设,该假设认为学习者在完成词汇练习时的认知投入量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任务所引发的投入量越高
随着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作品为全球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功能目的论的提出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