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OFDM系统同步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20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3G牌照的发放,各个3G标准的大规模部署商用,通信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人们对移动通信数据、业务持续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系统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研究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动力和挑战。MIMO、OFDM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LTE/B3G)系统的核心物理层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单天线OFDM系统、MIMO-OFDM系统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步方法主要是利用具有优异性能的训练序列(尤其是CAZAC序列),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MIMO技术、OFDM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说明MIMO-OFDM系统同步的必要性。之后主要针对OFDM、MIMO-OFDM系统时间频率同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第三章首先详细分析了CAZAC序列的特性,之后研究了一种基于该序列的OFDM系统频率同步方案,该方案借助了CAZAC训练序列良好的相关特性,在频偏估计精度和频偏估计范围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频偏估计范围达到了整个载波带宽。AWGN信道下仿真验证了方案良好的性能。   第四章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训练序列延迟自相关的联合时间频率MIMO-OFDM系统同步方案,该方案给出了一种前导序列结构,通过时间粗同步、小数倍频偏估计、整数倍频偏估计以及时间细同步等完成时间频率同步。通过仿真,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获得了更优的时间频率同步性能。之后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CAZAC序列副本相关的分布式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序列结构使得相关操作可以得到多个脉冲峰值,通过对峰值的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定时估计的准确度。与传统的EPSP算法比较,改进算法利用CAZAC序列优异的相关特性,获得了良好的定时同步性能。仿真分别在AWGN、Rayleigh信道下验证了这一结论。
其他文献
无线网络随着大量具有短通信距离设备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然而在实际网络中,节点移动、周期性休眠、电磁干扰、信号衰减或网络稀疏等多种原因,使得网络频繁割裂,源和目的节点之
随着二十一世纪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从3G的面世到4G的研发,人们对个人移动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基于扩频技术的CDMA所具有的优越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扩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缓解当前频谱资源紧张现状,但由于其受到自干扰问题的限制,因此暂未被广泛使用。目前,同时同频全双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
LTE-Advanced定位于更高的数据率和更大的系统容量,峰值速率目标为:在低速移动、热点覆盖场景下1Gbit/s;在高速移动、广域覆盖场景下100Mbit/s。为了满足这个目标LTE-Advanced必
虚拟MIMO技术利用不同终端的天线组成虚拟天线阵列(VAA),可以在突破传统MIMO系统对发射端和接收端配置天线间的距离至少为工作频段信号波长的1/4的限制的同时,利用MIMO天线间的
Ad Hoc网络作为一种快速发展、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而MAC协议位于网络协议栈的第二层,是负责节点共享和接入有限的信道资源的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通信由于其良好的抗干扰性、低功率发射的保密性,以及可以在同一个频带内同时传输多个用户带来的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在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