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腰椎管狭窄症这种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及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影像学诊断是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重要一环,磁共振(MRI)技术的应用极大的增加了腰椎管狭窄症诊断的准确性。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是一种特殊的影像学征象,好发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马尾神经在椎管内迂曲缠绕。既往针对RNRs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上不够重视,缺乏对于RNRs患者症状体征以及MRI影像学的研究。对于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预后研究较少,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并不十分明确,亟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RNRs的影像学特点,明确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与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症状体征、影像学参数以及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并明确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工作。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97例,行腰椎MRI检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4例,根据MRI T2WI矢状位中马尾神经是否出现迂曲缠绕现象将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测量患者神经根管有效矢状径、硬膜囊横截面积、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有效矢状径等影像学参数,对比分析RNRs与狭窄节段、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收集患者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距离等症状及肌力、浅感觉等体征,对比分析合并RNRs的患者与不合并RNRs患者在症状体征方面是否具有差异性。测量并计算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评估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年龄、性别、VAS评分、ODI障碍指数、狭窄节段分布情况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对这144例患者中行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进行后续研究。收集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并进行至少12个月的术后随访,利用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评价患者症状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合并RNRs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预后。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14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76例,RNRs阳性组57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2.00±12.50岁,阴性组8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6.00±14.00岁,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中多节段狭窄的构成比例较阴性组高(50.88%vs 33.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狭窄节段位于L4/5发生RNRs的患者共44例,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硬膜囊面积较RNRs阴性组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有效矢状径和神经根管有效矢状径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NRs阳性组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明显高于RNRs阴性组,而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较RNRs阴性组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中出现下肢浅感觉减退的患者有21例(21/57),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NR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术前肌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狭窄节段数量有关,双节段狭窄患者冗余相对长度较单节段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ODI障碍指数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硬膜囊面积、腰腿痛VA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对98例完成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相关的随访研究。行单节段或双节段的手术患者中,RNRs阳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RNRs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12~27个月),RNRs阳性组与RNRs阴性组在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外,RNRs阳性组在术后7天、术后3个月、术后1年腰、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高于RNRs阴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Rs阳性组ODI改善率低于RNRs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马尾神经冗余征常见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尤其是多节段狭窄患者,狭窄节段位于L3-5时发生率较高。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患者椎管狭窄程度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重,且以中央型椎管狭窄为主。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高于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重。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与患者狭窄节段数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双节段狭窄的患者冗余长度较单节段增加。同时冗余的相对长度与ODI障碍指数呈正相关,提示马尾神经冗余的相对长度越长,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受损可能越严重。3.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效的手术方式。合并马尾神经冗余征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症状及功能改善程度较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差。马尾神经冗余征可以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证据以及预后判断指标。马尾神经冗余征患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