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PCI术后2型糖尿病(T2DM)伴血脂紊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T2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1.7-5.6 mmol/L)且于我院行PCI(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至少植入1枚支架)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他汀组(n=60,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口服)和联合组(n=60,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口服+非诺贝特200 mg,早晨1次口服),总疗程共9个月。分别于入组时记录患者性别(Sex)、年龄(Age)、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血脂谱、血糖谱、血压、肝肾功、肌酸肌酶(CK)等一般指标及病变血管数量、冠心病类型等指标,分别于治疗后1月、6月、9月时再次记录血脂谱、血糖谱、肝肾功、肌酸肌酶等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肌痛、严重横纹肌溶解等)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复发心绞痛或心梗、心力衰竭、再次血管重建、心源性死亡)。结果:1.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分别在1月、6月、9月时均逐渐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逐渐升高(P均<0.05);联用组在1月、6月及9月TC、TG、LDL-C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TG在1月、6月时降低更明显(P均<0.05),但在9月时较6月时相比,降低无统计学意义;HDL-C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升高,其中在1月及6月明显升高(P均<0.05),但在9月时较6月时相比,升高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联用组在1月、6月及9月时TC、TG下降更明显,HDL-C升高更明显(P均<0.05),而LDL-C,联用组在1月及6月时其下降大于他汀组(P均<0.05),但9月时两者无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比较:两组间BUN、Cr、ALT、AST、CK、其他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包括胃肠道反应、严重横纹肌溶解、失眠、肌肉疼痛、皮疹等)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两组间复发心绞痛或心梗、再次血管重建、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变化:两组患者空腹GLU、P2HBG、Hb Alc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其中联合组较单用他汀组空腹GLU、P2HBG降低更明显(P均<0.05),Hb Alc在联合组6月及9月较单用他汀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而1月时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PCI术后T2DM患者可进一步全面改善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降低剩余心血管风险,进一步改善血糖,且安全性良好;2.在心血管获益方面,联合用药并未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