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雷公藤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疾病已有几百年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雷公藤以根入药,有关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集中在其根部。本研究以雷公藤茎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正相硅胶柱色谱、MPLC、Sephadex LH-20及HPLC等)和波谱鉴定技术(1D NMR、2D NMR、HR-ESI-MS和UV等)从中共分离鉴定了42个二萜类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公藤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疾病已有几百年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雷公藤以根入药,有关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集中在其根部。本研究以雷公藤茎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正相硅胶柱色谱、MPLC、Sephadex LH-20及HPLC等)和波谱鉴定技术(1D NMR、2D NMR、HR-ESI-MS和UV等)从中共分离鉴定了42个二萜类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1-8),分别命名为:wilkaunoids A-D(1-4)、wiltriptobenzene(5)和wilabinoids A-C(6-8)。化合物1和2为一对稀有的含有19,20-epoxy-19,20-dimethoxy-kaurane片段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C-19差向异构体;化合物3为一个稀有的含有天然的1,3-二噁烷环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发现的含有异戊酰氧基取代的松香烷型二萜。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regelin F(9),triptohairic acid(10),triregelin H(11),triptobenzene R(12),雷酚萜(13),triptonediol(14),triptobenzene A(15),wilforol F(16),hinokione(17),雷酚内酯(18),雷酚新内酯(19),abietatrien-3β-ol(20),triptobenzene B(21),triptobenzene L(22),triptobenzene S(23),hypoglicin B(24),hypoglicin H(25),triptoquinone A(26),triptoquinonide(27),triptoquinone B(28),雷藤二萜醌H(29),triregelin E(30),triptoquinondiol(31),hypoglicin I(32),ent-16β,19-dihydroxykaurane(33),fischericin D(34),tripterifordin(35),16α-hydroxy-19,20-epoxy-19R*-ethoxy-kaurane(36),16α-hydroxy-19,20-epoxy-19R*-methoxy-kaurane(37),16α-hydroxy-19,20-epoxy-20-methoxy-kaurane(38),16α-hydroxy-19,20-epoxy-20R*-ethoxy-kaurane(39),ent-pimara-8(14),15-diene-19-ol(40),13-epi-19-nor-manoyloxide-18-oic acid(41),manoyl oxide acid(42),regelin(43),triptocalline A(44),3-oxofriedelan-28-oic acid(45),tripterfrielanon A(46),黑蔓酮酯丁(47)和齐敦果酮酸(48)。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抗肿瘤和抗胶质瘤干细胞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5-6,25-32和40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一氧化氮的产生(NO)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12、7.33、4.43、4.59、1.89、1.70、2.01、10.09、7.94、3.46和1.77μmol/L,5-6和25-32为一系列C环具有对醌结构的松香烷型二萜,C环的对醌结构可能是该系列松香烷型二萜抗炎的关键活性基团。化合物23具有微弱的抗肿瘤活性(IC50=18.41μmol/L)。化合物27和31-32具有一定的抗胶质瘤干细胞GSC-3#EGFP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7.99、10.76和14.2μg/mL。本研究丰富了雷公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内容,对雷公藤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线索,为雷公藤茎在治疗炎症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依据。
其他文献
电子给受体(EDA)络合物光化学是一种温和的产生自由基的方法。由于不需要外加光敏剂,与经典光氧化还原反应相比成本更低,是近年来光化学反应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亚胺的自由基加成作为合成胺的重要手段,目前还未有基于EDA络合物介导的相关研究。此外,虽然当下对EDA络合物的研究已有很多新颖有趣的结果,但这种新型的自由基引发方式的机制细节和应用拓展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论文研究了可见光照射碘盐EDA络合物产生自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个及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结合而形成的分子间聚集体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又称为主-客体化学。大环超分子主体比如葫芦脲、环糊精、柱[n]芳烃等因其具有特殊的空腔结构、高水溶性以及化学结构易于修饰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生物材料以及人工跨膜通道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探究大环超分子主体在药物递送载体以及人工跨膜通道的应用,本论文一方面制备了四种胺基修饰的β-环糊精与金雀异黄酮的包
目的:探讨心脏脉压及脉压指数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内科患者规律连续服药且同时排除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2型早期糖尿病急性心肌炎疾病患者66例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脉压将DCM组患者等级分为糖尿病心肌病低脉压组(19例)和糖尿病心肌病高脉压(45例),同时年龄等均
由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FBAR)构成的FBAR滤波器,与传统滤波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工作频率高、低插入损耗、低功耗以及易集成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射频前端中高频滤波器的全新解决方案。是目前4G通讯射频前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滤波器件,也是未来无线高频通信系统中最理想的器件。我国虽早已完成5G通信频段的划分,但国内对应5G通信频段的滤波器产品还比较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是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造成设备最终发生绝缘击穿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局部放电源进行检测与定位是一种避免绝缘击穿故障的有效手段,可减少配电设备的故障概率。高压开关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输电配电网络,承担着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及安全性能。对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在线检测
Gasar工艺是基于金属固、液两相对气体的吸收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控制凝固工艺参数得到规则气孔排列结构的定向凝固技术。相比于传统方法(烧结法、发泡法等)制备的多孔金属,Gasar工艺制得的多孔材料除具有轻质、吸声、减震等性能外,在沿孔长方向上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为得到预期结构的气孔,研究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控制凝固工艺参数、设计合金成分、调整实验设备等。但是传统制备工艺(模铸法)无法制备低热
利用热能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如何收集浪费的热能仍然还是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热控制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其热控制器件在收集热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布朗热控制器中的反常输运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系统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布朗热控制器的反常输运。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本文在二维马尔可夫的朗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种罕见的,由先天遗传因素所导致外生殖器或表型和个体遗传的染色体不同的疾病,其发病概率大约为1/4500,异常发育的性腺还会提升病人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青春时期出现与同龄人不同的发育差异而就诊。性别发育与分化都受到基因表达的高度有序调控,一直是发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中,性腺母细胞瘤(Gonad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者后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MPP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因此MP也是引起CAP的一种病原体。MP的感染遍布全球,通常爆发于社团,尤其对老人及儿童危害严重,但至今仍无有效疫苗。MP的一端带有的粘附器
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电涡流TMD)是一种采用电涡流阻尼单元的TMD,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耐久性好和维修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电涡流阻尼效率低,并且对影响电涡流阻尼系数大小的各个参数认知有限,从而导致阻尼系数难以调节,虽然在工程领域陆续有些改进,但是相关参数的影响显著程度尚未有相关研究,在大型工程的结构减振中应用较少。所以,本文对电涡流阻尼单元相关参数进行理论研究、仿真模拟以及试验验证,详细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