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1~3期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预防DKD患者发生LVH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D患者。收集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1~3期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预防DKD患者发生LVH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等)、化验指标(如: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等)、心脏彩超相关数据及中医四诊信息。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按照男性LVMI≥115g/m2,女性LVMI≥95g/m2,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和NLVH组。使用SPSS 26.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将筛选后的指标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得出DKD 1~3期患者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证型方面,统计不同中医证型患者LVH患病情况,比较不同证型间LVMI水平,观察中医证型在DKD患者不同分期和LVH组与NLVH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共纳入DKD患者267例,其中男性156例(58.4%)、女性111例(41.6%),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9.88岁。1期患者148例(56%),2期患者78例(29%),3期患者41例(15%)。2.LVH组与NLVH组比较结果显示:LVH组患者女性例数、年龄、糖尿病病程均高于NLVH组(P<0.05)。化验指标比较结果显示:LVH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NLVH组(P<0.05)。LVH组预估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LVH组(P<0.05)。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24小时尿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不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收缩压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是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患LVH的风险是男性2.803倍(OR=2.803,95%CI=1.384-5.677);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发生LVH的风险越高(OR=0.855,95%CI=0.756-0.967);收缩压越高发生LVH的风险越高(OR=1.028,95%CI=1.004-1.053)。4.在267例DKD患者中,主证:气阴两虚证最多145例(54%),其次是脾肾气虚证84例(32%),阴虚燥热证最少仅38例(14%)。兼证:血瘀证98例(37%)占比最高,其次是湿热证75例(28%)、气滞证51例(19%),湿浊证患者最少仅43例(16%)。5.在不同分期DKD患者中,主证:1期和2期患者以气阴两虚证为主,3期患者以脾肾气虚证为主。随着DKD病情发展,阴虚燥热证患者占比逐渐减少,脾肾气虚证患者占比逐渐增加。兼证:1期患者以血瘀证为主,湿热证和气滞证占比均较高,湿浊证占比最小;2期患者证型占比比较均衡;3期患者血瘀证占主导地位,湿热证次之,气滞证和湿浊证占比较小。随着DKD分期的增加,气滞证患者占比逐渐减少,血瘀证患者占比逐渐增加。6.DKD患者主证间LVMI比较;脾肾气虚证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阴虚燥热证和气阴两虚证(P<0.05),阴虚燥热证和气阴两虚证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兼证:血瘀证患者LVMI显著高于气滞证患者(P<0.05),其他兼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显示女性、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预估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可能是DKD 1~3期患者合并LVH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高收缩压、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结果表明DKD 1~3期患者主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和湿热证为主;其中,合并LVH患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兼证以血瘀证为主,即脾肾气虚证和血瘀证患者更易合并LVH。
其他文献
目的:收集并分析CKD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FIB)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KD合并HFIB的相关性因素,寻找HFIB在CKD分期的高发阶段,为预防CKD发生HFIB、CVD及血栓性事件等提供数据支持,总结该群体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及特点,为CKD的准确辨证提供临床数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对2018.06-2018.
研究目的:评价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脘部症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变化的情况。探究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系症状的优势,并进行安全性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脘部症状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病案检索系统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204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100例,给予西医
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血压波动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规律;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分布特征,明确不同高血压患者间不同的预后发展,以期提前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10-2020.10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共215例),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
研究目的1、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素(证型)的分布特征,为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2、研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证型)与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血脂水平等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辨证提供辅助分型诊断的一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研究1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征研究选取符合西医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1例,通过收集病例,归纳研究对象的证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考察稳定性冠心病患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体质、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性分析,从中医“辨体—辨证—辨病”角度探索前列腺癌的防治策略,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指导患者如实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及预先设计好的《前列腺癌患者信息采
目的:1.筛选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基因靶点—疾病网络,探讨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2.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泄浊养血方治疗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深入探讨导师立法依据及用药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泄浊养血方”11味中药的
研究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在证型分布间的关系与差异,寻找影响中医证型分布的危险因素,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T2DM合并血脂异常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48例,由研究人员使用统一拟定的调查量表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
一、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目的:收集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观察证候要素分布,得出主要中医证型,为危重症领域的中医诊治提供一定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病例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符合所设立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病史、中医四诊信息等内容,填入相应调查表中,建立数据库,并导入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得出相应证候要素特征
目的探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各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空腹血糖、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的,年龄为18-64岁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按照本研究中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
目的: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人口学、人体测量学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数据,探讨上述临床指标与T2DM合并MS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MS的中医辨证论治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1.病例来源:采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