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路网逐步建设形成,高速铁路成为旅客出行选择的重要交通方式。列车运行图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其编制质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输组织效率、运输能力和客运服务的质量水平。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具有列车运行规律、开行密度高等特点,成为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高速铁路路网情况复杂,跨线列车数量较多,难以直接借用国外的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大规模路网条件下高速铁路跨线客流组织方案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52001202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规模复杂路网条件下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U1934216)课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路网逐步建设形成,高速铁路成为旅客出行选择的重要交通方式。列车运行图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其编制质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输组织效率、运输能力和客运服务的质量水平。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具有列车运行规律、开行密度高等特点,成为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高速铁路路网情况复杂,跨线列车数量较多,难以直接借用国外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适应我国高速铁路跨线运营模式下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亟待研究。首先,本文总结国内外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模式,介绍周期性运行图的优缺点和编制流程。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路网特点分析跨线模式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跨线模式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其次,根据跨线模式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建立混合周期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以最小化跨线列车旅行时间和最大化规律开行为优化目标,主要考虑列车运行的基本约束、列车调整约束以及列车周期性约束等约束条件。再次,分析跨线模式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的特点,设计基于周期性编码的遗传算法和基于广度搜索方法的运行图编制算法,详细阐述了算法的编码操作、适应度函数、遗传操作、解码方法等内容。最后,以我国的京沪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根据算法求解结果编制合理的跨线模式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并对运行图的基本指标和周期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钣金成型是机械制造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剪切、冲压、切割、弯折等。目前,国内外对冲压成型问题研究已经很丰富,然而对车厢侧柱中鼓形车的冲压成型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主要考虑的是鼓形车钣金的冲压成型问题,通过采用ABAQUS软件的冲压回弹仿真分析,发现物件的回弹值的一些相关变化机理。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简单的单体侧柱结构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冲压回弹试验,得出冲压回弹的仿真结果,发现
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准时、安全、快速等优势已成为居民出行主要使用的公共交通方式。但是,客流量的快速增加也给车站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站台作为车站的重要集散场所,乘客高度聚集,人群运动复杂多变。其中乘客上下车过程是导致人群运动复杂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对站台乘客分布、列车停站时间、车站服务水平和系统运营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分析乘客上下车运动过程,对于揭示列车车门处瓶颈产生与演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站
随着交-直-交型电力机车与动车组的广泛运用,高次谐波引发的牵引供电系统高次谐波谐振、信号车载及地面接收设备受干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电气化铁路安全稳定运行。基于实际工程案例,本文从牵引供电系统与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高次谐波问题出发,以治理牵引供电系统高次谐波谐振、高次谐波干扰信号车载和地面接收设备为目标,对高次谐波及谐振产生机理、高次谐波横向传递特性、牵引供电系统谐波阻抗辨识、高次谐波干扰车载TCR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满足高效的出行生活,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增加,地下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在长期作用下逐渐退化。为确保地铁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专家学者在隧道的监测技术、健康状态的评估、系统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多个阶段的探索研究工作。隧道信息定期、长期监测能更好掌握隧道病害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采取治理措施,防止已有病害的持续发展,提高隧道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运营安全
25Hz相敏轨道电路作为我国铁路信号控制领域的重要基础设备,在站内列车的占用检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是利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entralized Signal Monitoring System,CSM)对其轨道继电器的轨道电压信号与相位角信号进行集中监测来实现相应的故障诊断。由于站内轨道电路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导致仅凭CSM现有的两点监测,无法识别25Hz相敏轨道电路某些特定的故障模
随着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投入使用,高速铁路牵引网-动车组系统(以下简称:车网系统)电气耦合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由多辆动车组同时接入牵引网引起的低频振荡及牵引封锁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秩序。针对此问题,以车网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阻抗比分析为研究方法,以提高车网系统稳定性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基于车载储能和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的低频振荡抑制方法。依据“车网稳定性分析→低频振荡产生机理分析→低频振荡复现→基于车载储能
随着铁路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多,列车的安全运行变得日益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入侵铁路周界的异物,将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安全隐患。因此铁路周界的安全防护也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考虑到铁路现场实际异物入侵的稀疏性、视频图像分辨率的提高以及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的检测技术由于具有全天候、性价比高等特点成为主要研究手段。因此,依托铁路周界入侵目标检测的现场需求,本文开展了基于监控视频的铁路周界异物
无绝缘轨道电路作为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可靠性理论层面,无绝缘轨道电路作为可修复系统,其可用性是衡量其可靠工作的重要指标,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尤其缺乏对其室外钢轨线路部分可用性的研究,而该部分由于受设备故障、环境变化和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大,其可用性对于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设备维护和列车运行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无绝缘轨道电路
铁路运输凭借更高的运输能力、更低的运输价格、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一直是乘客选择出行的最主要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客货运量的任务随社会需求增长也不断增加,因此保证乘客更加安全的出行、保证货物更高效的运输是铁路运营的重中之重。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减小列车间追踪运行间隔距离,从而可以让列车以更小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安全行驶,让列车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本文基于对现有列车运行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