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角度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一直是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股权结构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上市公司经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分的二元股权结构将逐步消失,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也会得到改善。本文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股改之后这种影响的变化。  根据上述思路,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有关股利政策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影响的文献,发现了国内研究现金股利政策在使用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时,研究成果与国外的差异性,原因可以归结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即存在非流通股份、股权集中度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的延伸:利益侵占假说作为理论前提,研究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同时发现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选择了股权流通性和集中度两个指标来衡量股权结构,分别按这两个指标提出了与现金股利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再结合股权分置改革背景,将全样本数据进行分组,探讨股权结构的变化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股权流通性方面,国有股和法人股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但随着股改的时间推移,这种相关性变得微弱,而流通股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负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限制中小股东受到的利益侵占;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随着股改完成,这种相关性也变得不显著,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占得到缓解。  在文章最后根据结论,针对如何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方面,从股权结构、现金股利分配制度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角度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已成为国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种类繁多的休闲活动中。女性群体作为休闲主体中的主要群体,其性别角色与社会自我价值认同特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对促进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成长问题作为企业研究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企业成长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