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与抑郁症状有密切的联系:如沉思、压抑、灾难化、认知重评等调节策略会对消极情绪的缓解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抑郁症状的发展。然而,以往的研究结论多基于成年期抑郁患者,而作为抑郁症首发的高风险时期,青少年期抑郁症由于生理与社会功能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可能与成年期抑郁患者具有不同的情绪调节与反应模式。社会交往技能也是青少年时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且和抑郁症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将主要从支持寻求这个情绪调节策略出发关注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生活经验缺乏,青少年独立面对情绪事件的能力尚未成熟,其他社会成员的支持与帮助成为他们抑郁情绪疏通与缓解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是他们的支持寻求的重要对象,因此,家庭的沟通模式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支持寻求方式的采取以及抑郁症状的缓解。根据“人-境交互作用理论”,人的心理发展会受到个体和环境因素交互项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家庭沟通是青少年支持寻求与抑郁症状间的调节变量。为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群体的支持寻求策略使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家庭沟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元分析和问卷法进行研究。研究1总结了13种情绪调节策略,系统检索了198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的相关文献,筛选得到496个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元分析,并进一步关注青少年群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与适应性策略的使用呈显著负相关,与非适应性策略的使用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支持寻求策略与青少年抑郁症状有中度的负相关(r=-0.12,k=11,p<0.01),表明支持寻求策略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之一。研究2首先对家庭沟通模式量表-修订版(包括谈话定向和遵从定向两个维度)的家长和孩子版本进行了中国化的修订,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8以上,且其两因素模型拟合良好。然后,以上海四所学校的2211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检验家庭沟通在青少年支持寻求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谈话定向在支持寻求策略的使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家长感知到的谈话定向和遵从定向在青少年支持寻求策略的使用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家长的感知到的谈话定向显著高于青少年,在谈话定向上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家长的程度可以预测青少年更少的抑郁症状;家长的感知到的遵从定向显著低于青少年,在遵从定向上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家长的程度可以预测青少年更多的抑郁症状。结果表明,家庭沟通和支持寻求策略都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重要保护因素,支持寻求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青少年群体对家庭中可以就各种话题彼此交谈程度的感知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的负担,促进青少年的抑郁症状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