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率响应屏蔽(FRM,Frequency Response Masking)技术因其仅需耗费少量的乘法器资源即可实现陡峭的过渡带,在多载波通信、软件无线电等场合中获得广泛应用。FRM滤波结构一旦选定,其子滤波器系数配置便成为核心问题。因而设计出能保证整体FRM滤波器具备优良传输性能的快速滤波器系数配置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全相位数字滤波器设计法进行FRM系数配置,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求其在传输性能和设计效率两方面做到统一。将全相位滤波器系数以公式化的解析表示是实现FRM快速配置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在消化吸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挖掘并证明了全相位滤波器的两个新的理论属性。第一,任意频点上的频响函数值,可由以该点为中心的相邻4个频率采样点的卷积窗谱内插结果来逼近;第二,只要频率向量做对称设置,全相位滤波器在通带和阻带交接的传输曲线具有关于6dB频点的近似对称特性。基于以上特性,本文采用了单窗卷积窗模式,设计了仅包含单个可变过渡点参数的频率向量,并推导出对应的全相位FIR滤波器的解析公式。为快速找到保证滤波器具有优良性能的过渡点,本文提出2种优化方法:基于差分演进算法的过渡点优化设计法和基于Lichtenberg比率的解析设计法。另外,为了实现滤波器边界频带的任意控制,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幅频补偿设计法。这几种方法中,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以Lichtenberg比率的设计法效率最高,该方法仅需3个简单步骤,以很小的计算量,即可找到理想的过渡点,再代入解析全相位滤波器系数公式,即可得到满足FRM滤波需求的各子滤波器。最后,本文使用以上提出的其中两种全相位设计法来实现经典FRM滤波结构,推导了FRM各子滤波器的匹配关系,获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高性能全相位FRM滤波器设计方法。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其性能,本文提出的基于解析全相位滤波器系数配置的FRM滤波器设计法,可以获得高性能、窄过渡带、高效率的FIR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