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钻井过程中含油气显示,取心段显示其有较好的储集体。论文以巴楚地区下古生界寒武系上统下丘里塔格组为研究目的层,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包括碳氧锶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等),以油气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下丘里塔格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以及白云岩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研究了储集体类型和组合、储集体物性特征、储集空间演化,结合构造作用、层序地层分析储集体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最后预测了储集体的平面分布。利用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勾绘出下丘里塔格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并通过井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演化,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对目的层白云岩类型进行了划分。结合一系列地球化学测试手段,分析了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以及对储集体的影响,有利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手段,探讨、总结了研究区的白云岩成因模式,并认为研究区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模式并不广泛发育,构造热液主要起调整改造作用(溶蚀、重结晶作用等)。以钻井资料和岩心薄片的分析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结合白云岩结构-成因类型,研究储集空间演化。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形成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洞和裂缝,原生孔隙并不发育,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溶蚀孔洞型和孔洞-裂缝型为主;研究区表生岩溶和同生期溶蚀作用不发育,较好的储集空间是由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将下丘里塔格组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以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为主,其中高位体系域不完全发育;结合单井储集体评价和油气水显示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对储集体纵向分布影响,储集体在高位体系域更发育,并且往往靠近层序界面。通过成岩作用演化、储集体特征、储集空间演化过程,结合构造作用分析认为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较好储集体是与构造热液相关的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受构造热液控制的埋藏溶蚀,优质储集体也沿海西期拉张背景下活动的构造断裂带周缘发育。最后,论文根据巴楚地区下丘里塔格组储集体的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预测了储集体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