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持久的职业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育教学的质量并阻碍其职业发展。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所在,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并激发其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已日益受到关注。在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中,青年女教师居多,作为大学英语师资中重要的群体及后备力量,其质量建设不容忽视。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均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本研究将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自我效能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如何?2.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促进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本研究以四所大学75名35岁及以下的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自我效能问卷,教师职业压力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测量工具,基于SPSS16.0对问卷所得有效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自我效能感较高,职业压力较严重,职业倦怠程度较轻,但情绪衰水平相对较高。造成其职业压力的因素排行依次为:角色职责,学校管理与教师待遇,自我生存与发展,工作负荷,学生因素,人际关系。2.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和工作负荷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造成的影响。3.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试图从行政主管部门及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预防和缓解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