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按照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致力于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习得与养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扩展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了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和江岸区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实证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在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旨在唤起更多同行对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关注、思考或研究兴趣。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开放性与综合性。第二,实践性与时代性。第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第四,合作性与自主性。第五,探究性与创造性。以建构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总结已有的探索经验,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研究设计出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为:“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程序: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实践环节——课前和课后增强实践环节。重点是活化课堂,实化社会实践活动,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把研究性学习的某些环节和课堂教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到政治课堂中去;二是寻找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形成问题、课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堂富有吸引力,让教学过程变得魅力十足,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显示出其应有的学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