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在山西省农业生产中占据很重要地位,播种面积已达到2450万亩,超过全省播种面积的1/3,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5%左右。近年来玉米生产中存在投入成本高、养分利用率低、氮肥奢侈施用、土壤环境恶化等问题。研发省时省工、氮素利用率高的玉米缓释专用肥产品是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之一。晋北是山西省玉米主要种植区,也是盐碱耕地广泛分布区,高pH和高盐分含量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在筛选晋北盐碱区域春玉米高氮缓释专用肥包膜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产品中速氮和缓释氮的最佳配比问题。通过缓释肥释放试验找出了适合盐碱地春玉米生产的包膜肥料,通过盆栽试验、埋袋试验及大田试验,分别设置5个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0%、25%、33%、50%、67%,研究了不同缓效氮添加比例下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吸氮量、氮素利用率以及对土壤pH、E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25℃静水培养研究了不同包膜材料尿素的静水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硫包尿素静水释放初期释放率高,达23%以上,后期出现明显的"尾留现象"和"滞留现象",但其释放规律和田间释放规律及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规律相一致。2将肥料通过田间玉米根下土埋法进行不同缓释肥田间释放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硫包膜尿素田间释放优于其静水释放规律,其释放率在玉米成熟期能达到80%以上。缓释肥在土壤中的日平均释放速率基本均大于其在静水中的释放速率,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的最大日平均释放速率达2%以上。3通过盆栽埋袋试验研究了不同缓效氮添加比例中氮素的释放规律、春玉米生长及其对根及根区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释氮添加比例处理均能增加玉米单株产量,增加吸氮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同时,地下部对氮素的吸收也显著提高,改善了玉米耕层及根区土 pH,降低了盐碱地高pH对玉米的毒害。其中,添加缓效氮比例为33%的处理释放更为完全,氮素利用率提高了 14.76%,收获后,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0.10%和13.09%,吸氮量分别增加15.40%和21.11%,氮素累积释放率达96%以上,和普通尿素一次性底施相比,玉米产量增加了 73.83%,与播种前相比,0-20cm 土壤pH值降低了 0.09,该配比更加符合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规律。4通过田间埋袋法,研究不同缓效氮添加比例在盐碱地大田环境中对春玉米生长及其对肥料袋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缓效氮对田间玉米的生长和盆栽试验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配施缓效氮处理更有利于春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的形成,同时,肥料周围土壤pH值变化和盆栽根区土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中缓效氮添加比例为33%处理效果最佳,收获后,该处理比普通尿素一次性底施玉米产量增加33.98%,氮素利用率提高30.91%,0-20cm 土层土壤pH值比播前降低 0.23。5通过田间玉米大面积种植,验证了不同缓效氮添加比例在玉米实际生产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缓效氮显著提高了盐碱地春玉米氮素利用率,其中缓释肥添加比例为33%增产效果最好,相比于普通尿素一次性施用增产42.23%,同时,氮素利用率增加了 33.89%,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品质;配施缓效氮后,降低了土壤耕层pH值和EC值,其中配施33%硫包膜尿素处理0-20cm 土壤pH值降低0.46,EC值降低0.011ms/cm,有效改善了盐碱地玉米种植的土壤环境。通过本研究可知,配施缓效氮能有效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增加玉米产量,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环境的改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以添加33%缓效氮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