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使中小学面临着组织变革的巨大压力。而校长又是学校组织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中国的一所学校,校长作为变革促进者是如何领导学校进行组织变革的?对此我们知之甚少。本项研究尝试通过一个个案,考察在中国学校组织背景下,一个小学校长是如何促进组织变革的。 本项研究采用质的研究的个案研究法,所确定的个案研究对象是上海市A小学。该校Z校长自1990年上任以来,领导进行了一系列不间断的学校组织变革。本项研究通过访谈、现场观察、阅读文献资料以及直接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从而归纳了A小学组织变革过程中,Z校长的9类变革干预行为,并分别对这些干预行为进行了分析。 在变革前阶段,Z校长的干预行为包括:分析现状、自我反省、创造愿景、制定变革计划;在激励变革阶段,Z校长的干预行为包括:取得初步成果、克服变革阻力;在保持动力阶段,Z校长的干预行为包括:提供变革资源、重塑组织文化。 在对Z校长的变革干预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研究发现,对A小学的组织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不是校长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一大批行使变革促进者职能的教职员和校外的专家学者。校内的变革促进者在认可变革、提供持续的变革、供应资源、提供技术指导、监控、培训、强化、推逼、告诉别人、同意改变革新等职能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校外变革促进者的主要职能是文化传播和技术指导。 在对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着重揭示了Z校长在学校组织变革中的角色,包括:学校组织变革的发起者、变革阻力的克服者、组织文化的重塑者、变革促进者团队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