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性项目,在我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且篮球运动进入校园以来也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青睐,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浪潮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新课标实施以来,篮球课程在高中阶段便以选修方式呈现,在教学理念、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上等都有了较多改变。本文在六安市52所普通高中中随机选取了六安一中、六安二中、六安市新安中学、六安市城南中学、霍山中学、舒城中学、舒城千人桥中学、舒城一中、金寨一中、金寨青山中学、霍邱一中、霍邱二中共12所县市高中的从事篮球课教学的教师和6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使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以新课标为前提,探究六安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通过对该地区高中篮球课教师师资队伍情况、高中学生基本情况、高中篮球教学硬件设施情况、高中篮球教学情况和课外篮球教学情况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六安市高中篮球教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所在地区、教师、学生、场地器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外篮球活动等。2.六安市高中篮球课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不达标,从事篮球专业(专项)学习人数不够理想,学历达标率情况较好,青年教师居多,职称以中级为主,科研意识较淡薄。3.现代篮球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使用率较低,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创新不足;篮球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4.篮球课教师与学生对场地、器材满意程度不高,场地、器材损坏较严重,维修力度不及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篮球室内场地数量少且开放率低。5.篮球教学评价在强调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情感变化等方面使用较少。6.目前六安市高中学校篮球教学课程模式有所变化,学校按照新课标开设篮球选修课。但大多数学校依然以行政班级进行教学,只有部分学校以兴趣、性别进行分班教学。观念传统,篮球选修课意义无法显现。7.课外篮球活动仍然延续课堂内容,组织形式单一;校园篮球文化淡薄,学校领导和篮球课教师不够重视。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满足篮球教学的改革需求,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合理选择篮球教学方法、安排篮球教学内容,实现篮球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等为目的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高中篮球教学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工作,并组织各高中学习其他省市高中篮球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2.六安市各高中应注重对篮球专业人才的引进,努力创造在岗篮球教师的后期培训及再学习能力。3.六安市各高中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篮球教学相关设备,满足师生需求;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学校篮球教学资源。4.六安市各高中要定期调查学生参与篮球课程动机,从而来细化篮球教学内容;创新篮球教学方法,满足现代篮球课程需求。5.六安市各高中篮球课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估,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学评价方法体现学生差异,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6.六安市各高中之间要加强交流,多组织篮球友谊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兴趣。7.六安市各高中要根据当地文化和习俗,充分融入到篮球课外活动中,设立丰富多彩课外篮球活动,加强校园篮球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