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宽带综合业务飞速发展的今天,IP DSLAM作为以DSL为主流接入技术的接入网中的核心设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IP DSLAM设备上,针对不同接入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宽带综合业务飞速发展的今天,IP DSLAM作为以DSL为主流接入技术的接入网中的核心设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IP DSLAM设备上,针对不同接入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等级的区分服务,能够实现多业务的QoS保证,避免IP DSLAM成为网络通信的瓶颈,提升整个接入网的服务质量。本课题承担新一代IP DSLAM系统QoS区分服务功能实现的研究任务,采用业界网络通信设备QoS的基本设计思想作为框架,基于IP DSLAM系统全新的交换内核提供的QoS特性,设计出了一种IP DSLAM系统中多业务区分服务的QoS解决方案,通过编码、调试在IP DSLAM上实现了QoS区分服务功能,并且设计测试方案全面测试通过。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IP DSLAM系统的QoS需求,结合网络设备QoS基本设计思想和IP DSLAM的逻辑结构,给出了基于IP DSLAM系统的QoS实现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与分析,设计出IP DSLAM系统的QoS区分服务的解决方案;2.详细设计了IP DSLAM系统QoS功能的模块化实现流程,包括QoS属性标记过程和端口队列调度两个模块,并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并完成调试,在IP DSLAM上实现了QoS功能;其中包括根据全新交换内核的QoS特性,设计出不同业务报文的QoS属性标记算法,并基于端口队列管理和调度原理,分析典型案例,提炼出交换芯片内部Buffer管理问题最精髓的端口丢包问题;3.设计IP DSLAM系统QoS区分服务实现的测试方案,通过对集成测试环境上QoS功能测试的现场结果的分析,完成了IP DSLAM系统QoS的功能的全面测试;结合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了端口多队列调度的实例,总结经验并为相关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常规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综合硬件多核并行以及孔径分级优化两类技术,实现对高分辨率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ltra Wideband Synthetic Ap
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通信对抗技术的发展。直接序列扩频信号作为一种宽带的、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低截获和低检测概率等优点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中。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载装平台的多样化,战场环境的实时监测已成为可能。尤其是当SAR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亚分米级,已具备了战场车辆目标(比如坦克、装甲车
本文主要研究WCDMA三维定位及其抗非视距误差的算法,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改进策略来提高定位性能。在不借助GPS和智能天线的情况下达到对MS的三维位置估计。同时论
HSDPA即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是3GPP工作组于2004年提出的新技术。针对3G系统中不对称的上下行传输,下行链路业务量普遍大于上行链路业务量这一典型特征,3GPP在Release5协议版本
当前,互联网协议上语音传输(VoIP)的因特网协议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和传统的电话相比,VoIP的业务有显著优势:首先,VoIP便于与其他诸如多媒体和数据业务一起组成新的业务,
在现有各类视频压缩技术下,随着压缩比的不断提高,视频序列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相关性也将随之变大。因此,一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受损码流造成的图像质量损伤往往会在空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将用户信息调制在若干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增加了信号持续时间,有效地抑制了符号间干扰。在实际信道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将相互渗透,实现“三网合一”并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这将是大势所趋。新型HFC接入网络能克服原来HFC网络漏斗噪声的
未来的移动通信和下一代无线局域网系统需要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在有限的频谱下提供尽可能高的传输速率,这就对采用更高频谱利用率技术提出了要求。 信息论已经证明,当天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