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买方市场的形成,价格、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趋同,差别不大,而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应当在其他方面作出努力,这也是国际保理在最近十几年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盛行的原因,特别在欧美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国际保理这一支付方式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是国际贸易大国,贸易总额在世界居于前列,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出口导向性企业的数目众多,所面临的应收账款收取风险也就较大,而在此情形下国际保理却未完全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国际保理法律基础认识不清,对在国际保理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法律问题不够明晰,从而在法律风险防范问题上做不到位。本文的中心内容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在分析国际保理交易法律性质的基础上,探求交易过程中深层次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防范,并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国际保理概述,目的就是通过对保理的定义及历史演变的介绍,对国际保理含义及发展历程有更好的理解,前者是理解后者的基础;同时,对保理及国际保理的认识,可以更好的帮助理解后文关于国际保理性质是应收账款转让而不是其他学说的分析;在此部分还介绍了国际保理的特性,是在比较中展开的,以便更好的在实践中比对利用;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国际保理交易的法律基础是什么,在此部分主要介绍了比较重要也容易混淆的几种观点,最后分析得出应收账款转让才是国际保理法律性质的观点,这个认识是后文继续分析的理论基础;此部分还介绍了国际保理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冲突,并介绍了对权利冲突的风险防范;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国际保理交易中应收账款转让所应当防范的风险,从而为在实践交易中对潜在风险有所防范,此部分风险的论述正是建立在上一部分对法律基础的分析之上的,也是下一部分对我国国际法律制度提出建议的风险依据;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状况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建议的提出基本都是建立在上文对风险的分析基础之上,这是本文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