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银行体系稳定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国际短期资本特别是投机性资本对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2009年美国的银行破产数量增至140家,可以说,2007年的金融危机也是一次银行危机。近些年来,国际短期资本进出入我国的规模、结构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短期资本流动使得国内银行可用资金增加,解决了部分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短期资本流动直接或间接的增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导致国内货币供给量被动变化,汇率与利率不稳定,进而影响银行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内在机理,详细分析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影响的效果,以便我国可以在日益开放的条件下,保持银行稳健经营以及经济稳健快速的发展。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将逐步加深。在实行严格的资本账户管制的情况下,由于短期资本大规模逆转的成本较大,因此这时期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有利于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冲击的可能性增加。因此,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以及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银行体系稳定性受短期资本流动的不利冲击也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从银行经营外部环境、银行体系自身建设以及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等三个方面入手,降低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