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说谎是心理学家在关注道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时探讨的问题之一,而考试说谎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研究希望通过探讨儿童的考试说谎行为来分析影响儿童考试说谎的因素,对学校的教学和家长的引导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采取三因素的被试间设计,其中以自阅卷情境为自变量,以年级和家庭教养方式为控制变量,以说谎行为和违规程度为因变量来探讨4-6年级儿童在数学测验的自阅卷情境下的说谎表现。研究者采用任课教师编制的数学单元测验,选取小学4-6年级的儿童作为被试,每个年级组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班,然后随机分给自变量的两个水平进行实验。研究者还将通过发放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调查被试的情况,综合实验所得数据,探讨儿童在自阅卷情境中的说谎行为有何特点,并且与家庭教养方式有何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4-5年级的儿童在两种自阅卷情境中的说谎行为并无显著差异,而6年级儿童在两种自阅卷情境中的说谎行为存在显著差异。2.儿童的说谎行为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4年级儿童和5年级儿童在违规程度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4年级和6年级儿童在违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5年级和6年级儿童在违规程度上无显著差异。3.儿童的说谎行为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或边缘显著得关系,其中在父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在父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过多干涉或过多保护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4.父亲是否对儿童采取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违规程度有显著性影响,父亲是否对儿童采取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违规程度有显著性影响。综合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4-6年级儿童对考试说谎行为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基本形成。2.自阅卷情境并不会直接影响4-5年级儿童说谎行为的出现,但会对6年级儿童的说谎产生显著影响。3.儿童的考试说谎行为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年级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说谎行为。4.自阅卷情境对说谎儿童的违规程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年级对说谎儿童的违规程度的影响要弱于自阅卷情境。5.父母过于严厉、干涉或者保护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增加儿童的说谎行为,而且父亲过分干涉或拒绝否认的态度会影响说谎儿童的违规程度。6.研究发现除了考试说谎儿童之外,还存在以更严格的标准批改试卷的儿童,而且同一儿童可能既表现出严格的阅卷标准,又表现出说谎违规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儿童的考试说谎或许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父母过于严格或保护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儿童不易理解成人禁止说谎等行为的真正原因,进而容易使儿童对规则的认知和遵循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