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雨、河流和灌溉入渗是大兴区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水分在浅层土壤中的入渗过程、探讨入渗规律对于研究大兴区地下水补给、浅层含水层储水能力以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兴区团河农场300cm深的土壤剖面进行室内层状长土柱在薄层积水条件下的入渗实验,并用Green-Ampt模型和HRDRUS-1D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将入渗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层状土壤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土壤物理性质对入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实验各层土壤质地比较类似,土壤结构密实度逐层增加,因此,入渗率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小的,当入渗锋面到达各土层分界面时,入渗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入渗率、累计入渗量和入渗锋面前进速率与时间都呈乘幂拟合关系。传统的Green-Ampt模型采用Neuman方法和Bouwer方法计算的参数S<,f>都不能同时很好地模拟入渗率、累计入渗量和入渗锋面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引入参数饱和度S<,e>,对传统的Green-Ampt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采用Bouwer方法计算的参数S<,f>能同时很好地模拟入渗率、累计入渗量和入渗锋面随时间的变化。HYDRUS-1D模型模拟的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但是模拟的入渗锋面精度较低。因此,结合HYDRUS-1D模型和Green-Ampt模型得到参数S<,e>,并采用Bouwer方法计算的参数S<,f>能够很好地模拟层状土壤的入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