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生长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低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是当前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纳米TiO2由于其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气敏元件等领域。纳米TiO2的不同微观形貌,如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及介孔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在不同应用领域都表现出独特的性能。 本文通过Ti片与30wt%H2O2在80℃下反应72h在钛基体上获得表面均匀的蓝黑色TiO2薄膜,在反应剩余溶液中获得白色TiO2粉末。经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Raman光谱分析可知,该薄膜为由厚度约2μm的纯锐钛矿型TiO2的中间夹层及厚度约1μm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合晶型TiO2纳米棒定向阵列层组成的复合薄膜,组成薄膜顶层的纳米棒单体直径为20-30nm,长度约150nm。低温条件下晶态结构薄膜的形成机理主要为溶解-沉淀。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粉末为TiO2纳米棒,且与薄膜上TiO2纳米棒定向阵列成分一致。通过N2吸附法测定可知,TiO2纳米棒组成的粉末比表面积为300m2/g,远高于商业Degussa P-25 TiO2纳米粉末。 采用不同TiO2薄膜对0.01mmol/L罗丹明B(RB)溶液的光降解能力测试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表面为纳米棒定向排列的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优于相同质量Degussa P-25 TiO2纳米粉组成的薄膜,且远高于溶胶-凝胶制备的TiO2薄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RB的最终产物为CO2和H2O。纳米棒定向阵列薄膜的优异光催化性能主要来源于其高的比表面积。但此TiO2薄膜的光催化使用寿命低,原因可能是对光催化活性有益的表面羟基等基团的逐渐损失。 本文还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后续热处理对纳米棒定向排列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率下降,但其光催化寿命却显著提高。在450℃下热处理1h后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最好,且使用寿命很高。热处理导致表面羟基等基团的损失,以及比表面积的增大,导致光催化效率下降;但同时增加所得薄膜的结晶度,从而有利于光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尽管紫外线只占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辐射能量中的一小部分,但若长期暴露于这部分紫外辐射之下,几乎所有的有机生命体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因受到光损伤而导致其遗传物质核酸遭受破坏
本文以研究碳化硅为基础的支撑体和过滤膜为目标。所使用碳化硅原料的粒径为230μm,陶瓷粘结剂、分散剂以及作为造孔剂的石墨和活性炭为辅料,采用逐层包裹法混合均匀,用单向压制
“你去过博尔赫斯诗歌图书馆吗?”小王子问.rn“没有.”小幺答.rn“那咱们一起走吧.”rn(一)出樊笼rn多年以后,面对案几上的书本,小幺还会回想起小王子带她去博尔赫斯诗歌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