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获得了飞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我国基金业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32786.2亿元。与此同时,基金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引领投资理念、影响股价走势的主导力量。随着基金的种类和数目日趋繁多,投资者的选择决策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对基金业绩进行比较与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基金运作的业绩评价已受到市场各方的普遍关注,对基金业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够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决策、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确保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主要包括基金总体业绩评价、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评价、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三方面的内容。现有研究大多是利用国外方法研究中国基金的总体业绩,关于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业绩持续性的研究较少,缺乏对国外评价方法最新进展的跟踪。本文对基金业绩评价文献的内在逻辑架构进行了新的梳理,建立了比较全面合理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基金的总体业绩、选股与择时能力、业绩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拓展了已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文的选题动因,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全面回顾了国外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研究,然后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在本章的最后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对证券投资基金总体业绩评价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只有部分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表现都超出无风险收益率和市场基准,这说明投资于基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分享市场上升的收益,同时减少市场波动的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三章研究了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本部分介绍了T-M、H-M、C-L模型,并使用T-M及H-M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来看,两种方法都说明基金经理人具备较强的选股能力,但普遍不具备市场时机的选择能力。 第四章研究了基金业绩持续性。本部分分别介绍了衡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短期和长期模型,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基金业绩均不具有持续性。 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