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媒体应用的高能效神经网络可重构阵列结构与系统调度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逐渐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图像识别、语音翻译和视频检测等媒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种类繁多,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重系数实现不同的功能。粗粒度可重构架构可以通过配置实现不同的算法功能,兼备了高灵活性和高能效性。本文结合可重构架构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共性特征,对面向媒体处理的可重构神经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媒体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的特征入手,选取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处理图像和视频编码中运算量大的部分算法。本文分析了面向媒体处理的可重构神经网络系统结构中的权重、配置和计算数据的数据流特征,为系统优化奠定基础。在可重构神经网络阵列方面,本文通过AxBench近似计算平台,得出了相对较优的阵列规模。针对MLP网络的数据流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负载动态自适应的路由结构,降低了阵列路由的复杂度,提高了阵列的计算性能和PE利用率。通过配置压缩和权重分组的方法减少了片上存储的硬件开销。在系统调度方面,本文一方面结合媒体数据采样关系,设计了针对权重、配置的调度策略和调度模块,对权重和配置进行预加载,填充了流水气泡,提高了系统的计算性能。另一方面,结合视频编码多个模块间的数据调度特征和运动矢量可预测特征,本文设计了基于动态预取机制的多模式数据调度策略及调度模块,既解决了多个模块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又以较少的存储开销实现了较高的预取命中率,提升了访存性能。本文设计的基于计算负载自适应的路由结构相比单一的Mesh路由结构计算性能提升了 30.1%,PE利用率提升了 16.7%。此外,在配置压缩和权重分组的基础上,配置和权重的调度模块又将系统性能提升10.0%。基于高能效动态预取机制的数据缓存模块在仅用12KB存储开销的情况下取得了90%以上的预取命中率,访存性能提升了 39%~45%。本文采用SMIC40nm的工艺对基于可重构神经网络媒体处理系统进行了综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图像模式可以实现17fps~87fps@480P的编码操作,最低能效0.102nJ/pixel;视频模式支持30fps@480P&720P&1080P的编码操作,在200MHz、1.0V下对应的功耗为197.63mW。
其他文献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基础交通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在高速公路等基础交通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环境问题,亟需对高速公路边坡环境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建设是恢复高速公路周边生态,保护高速公路边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课题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绿化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对北京高速公路及边坡植物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介绍,重点分析京承高速(三期)周边边坡植物种植类型
对于大部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网络,干扰是一个限制信息传输速率的基本因素。随着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基站分布密度的持
老蒜提取物(age garlic extract,AGE)作为一种大蒜深加工产品,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课题利用超高压技术辅助制备老蒜提取物,优化了老蒜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大大缩短了其生产
宫泽贤治作为童话作家、诗人、农业改革家等,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生前,宫泽贤治加入了隶属于日莲宗的宗教团体,也即国柱会,并且是一位热诚的宗教信仰者。尤其关
在实际监控视频系统中,由于人物目标距离摄像头较远并且设备本身的局限性,导致获取的人脸图像分辨率低,难以辨识。因此,如何增强所获取人脸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提升人脸图像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智能用电管理平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用电管理平台,能够使需求侧电力用户随时随地的管理用
拓扑干扰对齐技术是指在仅仅知道无线网络拓扑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干扰对齐方案的设计,而拓扑信息是由粗略的信道状态信息构成的,它仅仅区分干扰链路是强还是弱。因此,较基于
本文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一类二维伪可积系统的量子混沌,伪可积系统即角为π有理数倍数的多边形,我们研究的是角为π有理数倍数的一类直角三角形,具体而言是我们研究了伪可积
本文以通辽市公积金管理系统需求作为课题研究背景,充分考虑了各个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系统部署环境的差异,使得处于不同实现环境下的公积金中心都可以借助本系统进行信息管理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OTT(Over The Top)业务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其中,OTT视频流业务需求量大,在互联网中备受瞩目。如何提高用户可感知的服务质量,确保他们